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阅读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始皇帝嬴政有兄弟四人。两位幼小的弟弟,是其亲母帝太后与面首嫪毐所生(为区别其他王太后起见,学界称始皇帝母为帝太后),秦王政九年,被嬴政下令扑杀处死。除此之外,始皇帝还有一位弟弟长安君成,与嬴政同父异母,年龄相近。

嬴政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他的父亲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王太子安国君嬴柱的儿子,长期在邯郸作人质,得到大商人吕不韦的资助,娶吕不韦家的舞姬为妻,生下了他,算是长子。嬴政刚刚出生,秦军进攻赵国,围困邯郸,子楚与吕不韦逃脱出城,赴秦军回到秦国,留下嬴政母子孤零零滞留赵国八年之久,吃尽了人世间的种种苦头。子楚回到咸阳时,年方二十五岁,正式做了安国君的继承人,另外娶妻生下儿子,这就是二男长安君成。八年后的公元前251年,做了五十六年秦王的昭王死去,王太子安国君继承王位,是为孝文王,子楚成为孝文王的太子。此时,秦国与赵国和解,九岁的嬴政与母亲一道由邯郸回到咸阳,成为王太子子楚的继承人。孝文王即位时,已经五十三岁,正式即位三天后死去,子楚即位为秦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在位三年死去,只活了三十五岁。

公元前247年,嬴政十三岁即位,政权由母亲帝太后与丞相吕不韦摄管。嬴政长大成年,逐渐开始亲政掌权。围绕权力的争夺,秦国宫廷内发生一系列的政治变动。秦王政八年,王弟成监领秦军进攻赵国,受国内政局骤变的影响,在前线叛秦降赵,史称成之乱。翌年,秦国发生嫪毐之乱,嫪毐矫太后诏令起兵,拥立嬴政的幼弟为王,咸阳发生大规模内战。内战的结果,嫪毐被诛杀,太后被迁徙软禁,吕不韦被罢免,不久自杀,嬴政完全掌握了秦国政权。

成之乱和嫪毐之乱,是秦国王室和宫廷内不同政治派系间争夺王权的政治斗争。这一段历史,过于曲折复杂,未曾解明的疑团很多,我准备留待将来再来一一论说。成出生之时,嬴政母子在围城邯郸生死不明,成从其出生之日开始,就是秦王嬴政作为嫡长子的威胁。他被卷入王位之争投降赵国以后,被赵国封为长安君,授与封地饶,就在现在的河北省饶县。从此以后,他就一直生活在赵国,再也没有回到秦国来。

成投降赵国的时候,年纪不到二十岁,留下一位儿子在咸阳,年幼尚在襁褓中,被称为&ldo;婴&rdo;,就是初生儿的意思,当时大概只有一两岁。以婴生于秦王政七年(前240)计数,始皇帝统一天下时他二十岁。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也就是他劝谏二世不要诛杀大臣时,他三十二岁,正是成熟稳重的年龄。成赢姓,他的儿子婴应当叫作嬴婴。史书上称嬴婴为&ldo;始皇帝弟子婴&rdo;,正确的读法,就是&ldo;始皇帝弟弟的儿子名字叫作婴&rdo;。

杀蒙氏兄弟

始皇帝统一天下以来,从未诛杀功臣,也不无端株连大臣。二世杀蒙氏,开无过诛杀大臣的先例,在咸阳朝廷的百官中,不安的情绪开始滋生。

秦二世以幼子杀长子抢班夺权,十几位兄长皆是帝位可能的威胁,自然成了猜忌诛除的对象。当时形势下,诸公子人人惴惧不安,保身唯恐不及,对于国政大事,不敢有只言片语。嬴婴是旁系他支,不在帝位继承纷争之内。二世即位时,嬴婴年纪三十有余,在非继承嫡系的宗室中,最为年长亲近。他忧虑国政,站出来劝谏二世,最是自然合理,不会引起意外的猜忌。由嬴婴的劝谏来看,他对赵高和李斯的做法与人品,都是颇为反感的。二世最终没有接受嬴婴的劝谏,决定依从李斯和赵高的意见,诛杀蒙氏。

二世派遣御史曲宫为使者,乘传车抵达代郡,宣诏蒙毅道:&ldo;先主欲立太子而你阻难其事,丞相参劾你不忠,罪当诛灭宗族。朕不忍,准赐你一死,恩遇有幸,你自己决断。&rdo;蒙毅自感冤屈,不肯自杀,回复使者说:&ldo;今指责臣下不能得先主之意,然而,臣下年少就仕宦于先主,多年蒙恩,幸得信任,直到先主去世,未曾有所逆迕,可以说是知晓先主之意了。今又指责臣下不知太子之能,然而,先主巡游,独有太子跟从,其亲近较诸公子绝远,臣下尽知而无所疑异。先主举用太子,不是一时之转念而是多年之积虑,臣下何曾敢有过劝谏,何曾敢有过谋虑!臣下非敢巧饰言辞、强辩夺理以避死,担心情事不实而羞累先主之令名罢了。恳愿使者大夫能够有所顾虑,使臣下死得明白。况且,顺情成全,为道所尊贵;不实刑杀,为道所弃绝。从前,秦穆公杀三位良臣以殉死,以不实之罪处罚大臣百里奚,死后有恶评,得了&lso;缪公&rso;的谥号。秦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武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皆为重大失政,招来天下的非议,而他们昏庸不明之恶名,狼藉流布于各国。所以说,&lso;治国有道者,不杀无罪,不罚无辜&rso;。希望使者大夫明察留心!&rdo;使者曲宫知道二世以及李斯、赵高的意图,并不听从蒙毅的辩解,于是诛杀蒙毅,而后复命。

二世又派遣使者到上郡阳周,宣诏赐蒙恬自杀:&ldo;你的弟弟蒙毅有大罪,已经诛杀,你也有罪当伏法。&rdo;蒙恬道:&ldo;我蒙氏祖上父子,三代忠信,有功于秦。臣下将兵三十余万,多年驻守北边,眼下虽然被囚禁,但势力仍在,足以举兵生乱。之所以自知必死而信守大义,是不敢辱没父祖之遗教,不敢忘怀先帝之恩遇。蒙氏宗族,世代忠贞而无贰心,竟然招致如此结果,定然是出于奸臣逆乱,谗佞倾轧。臣下之所以作如此之言,无意求活免咎,只是以死进谏,愿陛下为万民着想,治国以道,也愿使者大人传达上闻。&rdo;使者回答道:&ldo;臣下受诏令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的话闻达于上。&rdo;蒙恬喟然长叹道:&ldo;上天明鉴,我有何罪,为何无过而死?&rdo;感叹之余,慢慢说道:&ldo;我蒙恬也是罪有应得,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筑城万余里,其间岂无截断地脉、断绝生命之根的事情?或许,这就是我蒙恬的罪过啊。&rdo;于是吞毒药自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