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珍一口茶差点吐了出来。
这种事情,她、她还真不知道。
“我知道葛喜儿与李三郎,都是为国奋斗的,其余还有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许珍直言。
老妪又说了几个人的名字,都是来自青龙山书院与鸿都学馆,准确来说算不得是许珍学生,可的确经受过许珍教导。
许珍继续喝茶,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她心里是真的苦啊。
千辛万苦在一群反派中求生存也就算了,如今反派竟然还是造反了,只不过看起来是比较名正言顺的造反。
许珍无话可说。
老妪拉着许珍开始聊天下。
当今天下乱象横生,起兵造反的千千万万,能成气候的不过少数,妄图谋朝篡位的,与势必保全帝皇的,以及殿堂之上的宠妃,彼此隔岸观望。
老妪说道:“我现在跟着郡主奔走,但还想有朝一日,能回长安。”
许珍点点头说:“长安是你们老家,当然该回去。”
老妪道:“可惜太难,活着已经是极为不易。”
许珍没说话。
乱世之中,谁不是如此,原本一群安乐窝的被强行送入混乱场所,又有几个能挺身而出,而不是戚戚哀哀的等待救世主出现。
老妪说完,重复道:“先生,郡主说我该带银钱来,我如今带了,你不妨卖我点计谋吧。”
她神情恳切。
许珍喝茶不语,暗想:这郡主怎么这么看得起我?
老妪不由的喊:“先生,此乃国难。”
国难?确实是国难。
因为再过不久,或许就要换国号了。
许珍喝够了茶,问道:“你觉得什么是国?”
老妪不知许珍问这话的意义是什么,她思考片刻,没有说话。
许珍直接替她说:“宠妃掌控之下的可以算国,两三人划了土地的也可以算国。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我们想要的,都是政治清明,可谁能保证郡主上位,政治就能清明了?”
老妪道:“郡主,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况且……”
话未说完,外边忽然战火四起,号角声长长奏鸣,鼓声用力锤响,脚步慌乱的到处踏走,战马被惊,发出喑哑嘶叫。
许珍吓得站起来问:“怎么了?”
荀千春起身拉开门帘。
帐外将士嘶声高喊:“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