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余小姨回来,家里家外的活儿一把包,连乔玉的衣服都是她洗的。
而乔玉除了吃饭洗澡上厕所之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饲料加工上。
为的就是九月下旬大专夜校开学的时候,她能够抓住每一次珍贵的课堂机会,向来授课的老师教授们咨询。
不打无准备之仗。
自助者人方助之。
她的饲料厂不能停留在倒腾货物的小买卖阶段,也不能停留在技术手艺很容易被人学习的红薯粉小作坊阶段。
她要的她的饲料厂正儿八经成为一个厂。
她要当上这个女厂长!
有了这样的目标,乔玉就格外珍惜每一次上课的机会,她不能再像上学期一样,光是惊叹于同学跟老师们的目光远大了,她也要参与进来。
在家里闷头学了七八天,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日子。
同样也是乔玉再见姚大勇的日子。
星期六下午,乔玉把自己苦苦学习钻研,拟定出来的饲料厂方案,从核心技术到生产成本控制,再到包装、运输、销售……全都白纸黑字写出了一套方案。
拿着这套方案,再去跟同学讨论,去问老师这样做可不可以,有没有什么问题,她心里才有底。
不然,到课堂上空口白话地说一句“我想开饲料厂”,别人凭什么帮她?
有了这套方案,乔玉心里越发坚定。
下午一点半,乔玉刚吃过午饭,英子和姚大勇就来镇上了。
只不过这一次,姚大勇是骑着摩托车来镇上的。
摩托车的声音轰隆隆,惹得集贸市场里不少人都探出头来看热闹。
“哟,这是谁家的小伙子,还骑上摩托车了!真拉风!”
“咱们镇上统共也没几辆摩托车吧?好像邮局有一辆,说是送信用的,但我看也没有邮递员会骑那个摩托。”
“这小伙子看着有点眼熟啊,是不是常去门口百货店的那个?”
“是嘞,跟早餐店的也熟,他们是一个村的。”
大家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也有认识姚大勇的,说:“他是养鸭子的,早些年就开始承包河段养鸭子了,家里怕是早就存了几个‘万元户’了!”
万元户虽然指的是家庭年收入一万元的人家,但现在别人也爱打趣,说万元户跟万元户之间也有差距,有人家里刚一个万元户——就是刚存到一万元。
但有人家里好几个,甚至十几个万元户,就是说人特别有钱。
集贸市场也有从姚大勇手里买鸭子鸭蛋的人,过手多少钱,人家也有个大致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