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看着这群昨天还彷徨不已的人们,有条不紊的开始劳作起来,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却均充满着希望,不由感慨不已。
&ldo;这就是我们勤劳的百姓啊,只要有一点点的希望,便已满足。&rdo;叶浩天感慨的说道。
&ldo;是啊,这么好的百姓,怎么能让他们再受到战火的殃及呢。&rdo;杨诚目光坚定的应道。
二人相视一笑,叶浩天感叹的说道:&ldo;以前我整天看书习武,享受着锦衣美食,只知道高谈阔论,却是整日昏昏噩噩,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没有自己的选择,只能茫然的服从家族的利益,从来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现在,虽然远离了锦衣美食,却让我感到了生命的可贵,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目标。&rdo;
&ldo;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实现吧!&rdo;杨诚仰望天际,深有感触的说道。心中默念着:统领大人,我明白你当初的话了!
※※※※※※※
第二批难民在正午前终于来到了安平,杨诚二人又是一番忙禄。有了前面的示范,这批难民的安置也顺利得多了。召集新推选出来的里长和什长们详细解说了二人定下的规矩后,叶浩天便开始忙着登记造册。所幸难民中也有不少会写字的,找来几个帮手后,叶浩天大大的松下一口气,却并不敢闲着,亲自跑到到各里,征求父老意见,宣传朝廷的政策。
杨诚则跑到各里,帮着挑抬扛提、修补房屋、清理水井,忙得焦头烂额。所幸他比常人健壮得多,倒也不觉得累,他的威武和亲和更传遍了所有难民。走到街上,感受到人们热情的招呼和敬服的目光,顿时让他倦意顿消,心中更有说不出来的满足。
直到黄昏时分,二人总算是松了口气。加上这第二批难民和零散跑来的难民,现在安平竟有五千人左右了,在二人的安排下,一切却是井井有条。
二人立在县衙门外,看着通明的大半个县城,均是欣慰不已。想起这座空城又恢复了生气,虽然二人均是疲倦不堪,但心中却非常兴奋,黄功伟所带来的压力早被二人抛到脑后,二人现在一心想的,便是如何治理好这里,让这群难民不用再流离失所。
表演似的吃过晚餐后,二人召集了所有的里长和什长,齐聚县衙,准备商议接下来的事宜。
县衙大堂虽然宽敞,但现在已有十二个里长和一百二十个什长,叶浩天闲太过拥挤,干脆一起在大堂前的空地上席地而坐。空地上的杂草被二人清理后,显得非常宽阔,百十号人坐在这里,竟只占去一角。
&ldo;今天召大家来呢,首先,还是商量一下吃的问题。&rdo;叶浩天见众人静了下来,朗声说道。他自然有点私心,虽然今天已勉强度过,但若真的要这样吃一个月,恐怕他再也吃不消了。
叶浩天话一说完,许多人也跟着纷纷点头。吃当然是件大事,能填饱肚子了,当然希望能吃得好一点。
&ldo;启禀大人,经过一天的探查,确实也发现安平附近还有些可以吃的东西。&rdo;说话的是熊大树,叶浩天&ldo;好心&rdo;的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派他带人四处查看,感激之下,当然十分卖力。
&ldo;说来听听?&rdo;叶浩天饶有兴趣的说道。
&ldo;现在正是秋季,山上的野果也不少,还有几种味道稍好一点的野菜。&rdo;熊大树大声说道,声音却有点虚。
&ldo;有多少?能不能够让我们不吃芋茎撑上一个月?&rdo;叶浩天关心的问道。
&ldo;这……恐怕不能。&rdo;熊大树为难的说道。这些东西本来也不是很多,更何况稍远一点便有各寨的人采摘了。
杨诚看着面色难堪的叶浩天,若有所思的说道:&ldo;现在不能把希望全放在朝廷大军身上,如果只考虑这一个月,到时如果没及时赶来,那我们就只有喝西北风了。&rdo;
&ldo;那有什么办法,现在已是九月,还能播种吗?&rdo;叶浩天无奈的说道。
杨诚想了想,还是决定试一试,开口向众人说道:&ldo;平乱大军虽然一个月后就会来,但我们还是需要自力更生。野芋采了之后,开出来的田现在全都空着,我想问问各位,现在还有什么可以播下去的作物吗?比如稻子?&rdo;
&ldo;这恐怕不能吧。&rdo;众人均是一脸的难色,其中一人叫道:&ldo;也并不是一点可能也没有,除非这样的天气能维持一个月,直到稻子灌浆时仍然有充足的阳光,否则就只会颗粒无收了。&rdo;
众人闻言露出深思,今年的天气热得异常,到现在仍然像盛夏一样,说起来也并非没有可能。
&ldo;那我们就赌一赌,我建议把收集起来的粮食,凡是没有磨成米的,都播下去,若是老天开眼,那我们就有粮食捱到明年了。&rdo;杨诚大声说道。
叶浩天也点了点头,坚定的对面有疑惑的人们说道:&ldo;反正那点粮食也吃不了两天,若是种下去,或许还有点希望。&rdo;
众人见两人态度这样坚决,却也不再说什么,纷纷应和。
&ldo;既然大家同意,那明天就开始清理田地,后天就组织播下去。&rdo;叶浩天朗声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安平城内便是一片忙禄的景像。在杨诚和叶浩天的领头下,一块块良田被清理出来,播上了载满全城百姓希望的稻种。城内的大片房屋也得到了修补,大街上逐渐恢复了人来攘往的热闹景像。所有的人都被有效的调动起来,投入这个新家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