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神箭传说TXT > 第1213章(第1页)

第1213章(第1页)

&ldo;看来二师兄还是有一点没有告诉你们。&rdo;沉寂许久地公孙无忌终于再度发话,语气中竟然带着一丝疲惫。章盛曾说过,要维持阵法的效用,必须得消耗主持阵法之人的精力。公孙无忌虽然算得上是这方面的宗师级高手,但对上童福这样的高手,却也并不轻松。&ldo;除了精通奇门之术外,我还有一个身份:灵族族长,而且这个位置我已经坐了二十四年了!&rdo;

童福闻言一震,终于想起了之前的怀疑。仅以灵力便可以让人感觉到凌厉的攻势,这正是灵族的秘法之一。灵族的秘法加上幻术,其产生的效果连他也难以看破。公孙无忌是灵族的消息,他们当然知道,不过却从未想过他竟然会是灵族的族长。灵族向来以实力为尊,又极是散漫,虽然灵族族长并不能真正号令灵族之人,但那却是实力的象征。

&ldo;我的老朋友里,就剩下你一个了。&rdo;公孙无忌远远地坐在沙丘上,挥了挥残存的衣袖,不无感慨地说道:&ldo;破例再给你一次机会,告诉我公孙书的下落。&rdo;

&ldo;不要说我不知道主人的下落,就算是知道,也绝不会告诉你!&rdo;童福悲呛地笑了笑,毫无转地拒绝了公孙无忌的提议。章盛拼着最后一点时间教给了他打败公孙无忌的方法,可是没想到仍然以失败而终。此刻他已是心灰意冷,再无生念,正巴不得公孙无忌一刀将他杀了,好去和三个兄弟及章盛团聚。

&ldo;主人?&rdo;公孙无忌面露嘲弄之色,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与不屈:&ldo;他是你们的主人,那我呢?章盛不过是他在路边捡的孤儿,他竟然把一手训练出来的四卫给他!我可是他的儿子!亲生儿子!他给了我什么?&rdo;

童福似乎也被这个消息惊呆了,公孙无忌竟然是公孙书的儿子?他们与公孙书朝夕相处数年,却从未听公孙书提过他还有儿子。不过公孙无忌此时已经没有什么骗他的必要了,这消息恐怕是真的。

公孙无忌却似乎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中,自顾地说着:&ldo;他指给了我进军天道之路,无数人终其一身甚至都不可能听到。可是他只是拉我进了门槛,就自己一个人走了,一个人去修行天道了!我是他的儿子,难道不该由我来享有这一切的秘密吗?可他,却如此自私!&rdo;

天道。童福喃喃念道,眼睛里不由现出一丝茫然。前朝覆灭后,万念惧灰的公孙书转而一心追求那虚无飘渺的成先成圣之天道。不过就他们的观察,其实公孙书对于天道也并没有什么把握。随着他的消失,他追求天道的结果也完全成迷。可是公孙无忌却深信不疑,甚至为此而不择手段。事实上公孙书消失之前,曾被柯里撒以逐日神弓射伤,结局恐怕并不太好。

在这一瞬间,童福竟然有些同情起公孙无忌来,本想将自己所知的一切倾囊相诉,不过却还是忍住了。其实他所知道的这一些,公孙无忌也并不是不知道。他现在一心想要找到公孙书的下落,几乎已经陷入疯狂,又岂会听他这些旧闻。

&ldo;天道之路,只能我一个人独享。我给过你机会了,你既然不说,我就没办法了吗?&rdo;公孙无忌冷冷地看着童福,不见他怎么动作,幻象尽逝:&ldo;轩儿,你不是一直想得到他吗?问出我想知道的一切后,他便是你的了。&rdo;

&ldo;谢谢师傅!&rdo;葛轩闻言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地跑了过来。那壮汉却是寒光一闪,随即消失

公孙无忌看了那壮汉一眼,似乎想要说什么,不过却并没开口。遥望南方,他的身影竟是那么的孤寂。

第七卷

‐第一百四十八章-决战洛阳&iddot;四十二‐

荡飘摇的大陈迈着沉重的步伐步入了七月。年初的踵而至的三家叛乱,皇帝率百官逃离长安,大陈立国以来,如此巨大的变故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不过祸事却并没有因此而终结,眼看着三家声势浩大的叛乱在半年时间便已显出平定之势,却没有一人能为之欣喜。叛乱未平,天灾又降。这场由六月初便悄然降临的大旱,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丝消停的意思,而且范围之广、旱情之重,也是百年不遇。即使是那些对农事毫无所知的朝臣,在这一个月的酷热之中,也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七月初一,吉,利出行动土。浩大的船队离开长沙,这场圣驾巡幸终于开始宣告结束。在江陵登岸转走陆路,然后北上襄阳,再通过搭建在已缩减过半的襄江上的浮桥,过武关而返回帝都长安。

陈博归心似箭,沿途再没有驻足的安排,朝中重臣皆乘马车,护卫禁军仅留二千五百人,全部轻装简行,每日除了四个时辰的休息外,一刻不停。前番为了供应荆州军的粮草物资,荆州至关中的道路已经修葺一新,一路畅通无阻,若是不出意外,自江陵上岸后不到五日便可赶返长安。

艳阳高照,凉风习习的洞庭湖上丝毫感受不到大旱的气氛。陈博所乘的巨舟在上百之船浆的划动中破浪而行,将后面的随行船只远远地甩开。船上特意建起的议事厅内。陈博立在几案后面,神色坚定地看着面前摆着的五卷黄绸圣旨。厅内坐着十几名朝中重臣,望着陈博和那五道圣旨,欣喜、期冀、担忧、嫉妒、忿愤……神色复杂,各不相同。

荆州之行,只要不是白痴,任谁也可以看出皇帝有着锐意革新之意。虽然前面搞错了方向,不过想明白这一点后,大臣们立即将精力调整过来。初时还有人不知天高地厚地反对。不过陈博似乎对什么祖宗成法并不放在心上,所有反对的人先降一级,若再言直接罢免,十年内不得录用。朝中官员大多是新近提拔的,大多势单力薄,对于皇帝的独断根本无力反抗。没几下,包括六部尚书在内的一众朝臣。全都成了革新的坚定拥护者。各式各样的革除弊政、新增法度地奏章,几天之内便堆满了一屋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