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杨诚出宫时,天色已近黄昏。想着今天发生的种种,杨诚也是身心俱疲,直接坐着马车回府去了。长安地形势愈渐复杂,看来平定天下之前,还得先要平定长安了。
而此刻地崇政殿上,陈博正对着五大宦官勃然大怒。&ldo;藏了这么多刺客,你们竟然一点也不知道?朕还能指望你们吗?说不定哪天刺客都混到宫里了,你们还是什么都不知道。&rdo;这件事让他最为感触地,却是事前严重的预估不足。此番回到长安后,通过一众宦官,陈博在长安城内布下了无数眼线。虽然这些主要是用来监视大臣们地,但上百刺客,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以往他自认为长安没有什么瞒得过他,这件事却狠狠的扇了他一耳光,叫他如何不怒。
&ldo;你们听着,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先好好替朕看着长安!&rdo;五大宦官的威风早消失在九霄云外了,面对陈博的怒吼只得不断磕头。&ldo;朕说过,你们是朕的眼睛、耳朵、手、脚!朕视你们为臂助,让你们威风一下可以!可是,若是你们看不见,听不见,走不动,打不了的话,就不要占着这位置了。朕就不相信,天下这么大,就没有几个得力的人?这件事我已经交由忠勇公全权处理,若是谁嫌给朕丢的人还不够多,掺进去的话……好了,你们都下去吧!&rdo;
众人散去,一直冷眼旁观的紫玉公主不解地问道:&ldo;这么大一件事,莫非就这么算了?&rdo;阴谋行刺宫中内侍以及朝廷重臣,这罪比谋逆可也轻不了多少了。可是看这意思,陈博竟然同意了杨诚的建议,直欲将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ldo;不然怎么办?&rdo;陈博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深有感触地说道:&ldo;自古以来,奸臣总是设法让帝王有事可做,这样才能专权;可是明君呢?明君就要学会让大臣们去斗,大臣们若是一团和气,皇帝就不好当了。这斗还得讲究,若是让其中一方一下子斗没了,那就更麻烦了。
第七卷
‐第一百六十三章-决战洛阳&iddot;五十七‐
到忠勇公府,杨贵已率一众家仆迎候在外,而从宫中御医也在列中。对于今天发生的事情,杨贵显然已经知道了,问候几句后,便压着嗓子对杨诚说道:&ldo;六部大人只有吏部温大人来了,在东上厅候了大概半个时辰,老爷还要见他吗?&rdo;
&ldo;见,当然要见。&rdo;若不是发生了这么大一件事情,若不是杨诚和五大宦官都有惊无险,杨诚还真不知道六部尚书会不会赴这晚宴了。他也不用去问为何其他尚书未到,毫无疑问,温廷羽已成六人的代表,所来自然不只是吃饭这么简单了。
&ldo;老爷和五位公公进宫后,羽林军的几名将领还有长安府丞沈坤联袂而来,小的将他们安排在了东中厅,现在还候着呢;西中厅还有几名关中富商求见,看他们的意思,是想参股交州商会的车队;抚风大儒魏冉熙带着抚风、冯等关中儒士十七人突然造访,小的却不知道他们为何而来,只不过看表情,恐怕来者不善;还有四名之前避乱而去荆州的长安本地寒生前来拜访,他们持了交州刺史张大人的名贴,小的只得暂时将他们安置在南下厅,问他们来意又支支吾吾的,不过十有八九是向大人求官的。另外听闻老爷在仙凤楼遇刺,长安显贵共有七十八人送礼慰问,根据之前老爷的吩咐,小的一件没敢收,只将礼单留了下来,可是还是有十二家丢下礼物便跑了,老爷看是不是派人送回去?&rdo;
听到杨贵有条不紊地说着,正要跨入大门的杨诚不由愣住了,抬起的脚久久忘了放下。这世人无不希望显贵,可是在他看来,光是每天应付登门拜访的人就足以让人头疼了,真不知道这样的显贵当着有什么意思。要知道这忠勇公府可不是每个来访者都能进的。能够让杨贵安排到会客厅待候的,差不多都是必须得见地。昨天三批,今天算上自己请的温廷羽,竟然来了五批!若是像在交州那样住在平常小院,没有一个家丁仆人,恐怕自己每天只需要端张凳子坐在门后开门就行了。
现在,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郑氏仅在这会客厅上,便要动如此大的脑筋了。忠勇公府的会客厅分为东南西北共十二个大厅。七个小厅,来访之人根据其身分地位的不同,而分别被引入不同的厅中。各个厅都处在相对隔绝的院落中,再由不同的走廊进入,每个院落、走廊地风格都各不相同,客人若不是在大门处遇上,根本无法知道对方的存在。这本是以往郑府的布置,现在当然也全盘照搬了下来。单是这大小十九个厅占的面积就着实惊人。若不是有熟悉的人引路,一般人恐怕还要在其中迷路。
杨诚之前只叹其奢华,却没想到这样布置倒也有其实际的&ldo;苦衷&rdo;。试想今天这么多身份不同的人聚在一个厅中,那将是怎么样的一幅场景。仅是昨天地客人就差不多比他在安平时一两个月接待的客人还要多,这还是他刚到长安。若是再过一段时日,他在长安的消息传开后,恐怕府外每天前来拜见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他每天只需要坐在府中会客,根本用不着做其他了。想到这里,杨诚脸上不由浮出一丝无奈的笑容,看来在这长安也不能呆得太久了。否则自己定要为这些锁事给缠死。可偏偏他此行的目的离达成还远得很,若是就此离去,他又如何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