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高粱小米耐旱只是减产,不至于大面积绝收。因此最近户部在根据各州府报上来的粮食预收产量,制定北方各个地方应该减免的税收。
熙和帝选用的官员还算不错,能为百姓筹划,户部尚书张聪文,听着左侍郎一一报告他们这些日子定下的减免比例,心里有些不安。
只是不下雨就要整体裁掉北方近四成的税收,不懂农事的幼主会同意吗?虽然幼主管不了事,但要反对的话,他们也会很麻烦。
李慕君不知道户部尚书的心思,她前世种过庄稼,知道没有水会是什么样。现代农业机械化,基本不存在缺水缺肥和虫灾,可是在这里却是致命的。
&ldo;基本各州县的减免就是这样,杨大人也已经签发,如今只剩下把公文送往各地衙门。&rdo;左侍郎说完,特意强调这件事已经了结,免得节外生枝。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还要强纳税,他们户部和吏部会很难做。
季贤达站在台阶上凝眉,没想到今年北方旱情这么严重,那军饷……他回头看向龙椅上的小皇帝。
论理李慕君还没有亲征,朝政她说了不算,可她毕竟艰难的活过,因此清清静静的开口加了几句:&ldo;户部的诸位大人辛苦了,民为国之本,应当体察爱护。&rdo;
看见幼主开口,张聪文心都提起到半空,听完这句话放下一半,舒口气结果听到李慕君说&ldo;但是&rdo;心又揪成一团,只听李慕君慢慢地说。
&ldo;但是这些减免的税收,真的能让老百姓们享受到吗?会不会有山高皇帝远的官员,照样收税,然后中饱私囊?&rdo;
她不等其他官员说话,径自说下去:&ldo;这些各地税收的减免诏令,必须明榜于各地城门一个月,并且加一句&lso;朕与欺民瞒天者不共戴天。&rso;&rdo;
这话说的重了,文武百官没想到,看似冷冷清清还很稚嫩的幼主,竟然说出这样决绝的话来,两班文武大臣一起跪下&ldo;陛下息怒。&rdo;
额……这就算发怒了?李慕君愣了愣。
季贤达背手问下面的张聪文:&ldo;张大人,遇到灾年减免税收是应该的,那冬季的军饷可落到实处?&rdo;
皇帝息怒是句话,反正皇帝也没生气,可军饷却是硬头货。张聪文也顾不得&lso;惶恐&rso;抬头说道:&ldo;正要回禀这件事,明年全国的军饷只能按七成给付。&rdo;
&ldo;呵呵,所以敌军攻城的时候,让七分饱的士兵去打仗?&rdo;季贤达冷嘲&ldo;本王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明年的军饷必须给够。&rdo;
季贤达一句话像是犯了众怒,底下的文臣们哪怕是刑部的也能反对几句。看着瞬间热闹起来的朝堂,李慕君脸色平静,这就是季贤达被架空的表现,他说一句话别人十句话堵他。
季贤达背在身后的手慢慢地握起拳头,士兵们拼死拼活,难道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这也是他现在不想上朝的原因,不能制服这些人站在这里有什么用?不过不会很久了,季贤达心想:真以为本王拿你们那张嘴没辙?
&ldo;太平仓去年余粮四十五万石,马廪仓九十四万石,大余仓七十六万石,新野仓……&rdo;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大臣们,在李慕君清冷的声音下安静下来。
李慕君静静的注视着阶下的文物百官:&ldo;新野仓一百零九万石,众位爱卿还需要朕一一报出各大粮仓的存量吗?还是这些粮食莫名的没有了?你们要告诉朕这些都被虫蛀了?&rdo;
季贤达冷笑:&ldo;恐怕是真的遭虫蛀了,可叹陛下刚才说&lso;于欺民瞒天者不共戴天&rso;。看来本王应该派出巡查,到各地好好去抓抓虫子。&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