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杨臣,忽然间明白为何此人总给她带来一股若有若无的压力,原来,他是有三分像师父的。
杨臣也看着她,墨玉般的眼眸像深潭,叫人看不出深浅。
“你的心很乱。”他断言。
话一出口,舒仪的表情瞬时僵硬,他也有些后悔——这本来不干他的事,怎么就这样一句干涉了呢,一点不都不合他的脾气。
他也实在看不懂眼前的少女,他见过那么多人,无数次揣测别人的心思,没一个这么奇特而迷茫的,他凝视着舒仪的眼,乌黑如夜空,看久了迷惑人眼,迷茫的感觉简直要染开。
“谢谢。”舒仪只手扶着矮松,缓缓调整呼吸,她呼吸并不乱,只是觉得心中烦躁,似乎有一口气在胸口肆意窜走。
杨臣道:“我们快进去吧。”
两人又走了几步来到暖阁门口,舒仪忽而想起了什么,轻唤道:“等一下。”
杨臣不易察觉地皱起眉,心想,又怎么了,回过身去瞧。
舒仪拂去衣袖上沾到的些微枯枝松针,又重新整整衣襟,抚平衣带,她慢慢将刚才狼狈的痕迹一点点从身上抹去,细致而温柔,专注而用心。
她模糊地想,在自己写下“相思相见知何日”后,又怎么能用十年前的狼狈面对他?
杨臣看着她专心致志地整理仪容,掩不住露出诧异,直到她停下手中的动作,衣衫已平整如初,只是乌瀑似的发上本来插着珠钗,此刻却半垂,杏色缨络几乎要垂到耳下,在风中荡漾。
舒仪出神地想着心事,突然光线大盛,有人拨开了遮挡寒风的帘子走进房来。她愕然转头。杨臣闲适地倚着门,似笑非笑地看着里面。
那老嬷嬷惊道:“少爷,这里是内眷休息的厢房,你……”
杨臣走进房,衣袖挥动间带着松木清爽的味,他温声对老嬷嬷道:“我与舒小姐是旧识,你先下去吧。”
老嬷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不住又打量了两人几眼,笑眯眯地走了。
舒仪摸不清他的意图,静静不语,杨臣挑了张椅子坐下,也不说话。房间静谧无声,唯有铜炉的炭火不时霹啪轻响。
舒仪不由生闷,开始不时瞅他几眼,后来变为瞪。心想偌大的杨府,你就非要坐到我面前来发呆。
杨臣忽然扭过头,和舒仪瞪视的目光撞在一起,笑道:“我等着你开口问,你还真沉地住气,别瞪我了。”
想不到他如此直白,舒仪微怔,在昆州时初遇时,只觉得他气度沉稳不凡,而前一阵在亭中见面时,又发现他混迹于纨绔公子间,风流雅致——可不论是哪一面,都让她感受到压力。
“你不想问我什么?”杨臣又问,唇畔勾着薄笑,饶有兴趣地直视舒仪,没半点顾及。
如果是一般的闺阁千金,只怕此时已被这样大胆的眼神吓跑。舒仪坦然回之一笑:“杨老是当今帝师,以公子的年龄,照理应该是东宫辅臣,怎么会跟随三皇子殿下呢?”
杨臣骤然眯起狭长的双眸,目光如冰,可转瞬又放松,朗朗一笑:“刚才说你沉地住气不过是客气话,现在我真要赞你一句了。还以为你会问今日请你一见的意图,不愧是舒家的女儿,真忍得。”
他轻轻几句避过问题,舒仪知道他不肯回答,便顺着他的口气道:“那么请问,今日请我来的目的是什么呢?”
杨臣道:“有位故人想见你。”
舒仪乌瞳瞳的眸子一转:“故人?”
“四月春来,梨花树下,”杨臣微笑的看着她,声音亦如薰风拂来,“他想见你。”
舒仪的心恍然间被扎了一下,她有些茫然地张大眼,愣愣地看着杨臣:“你……你说什么?”
杨臣又笑,瞧上去竟有几分邪气,慢条斯理地回答道:“去,还是不去?”
她脑中还未反应,身体已经倏地站了起来,慌乱中碰倒了茶碗,骨碌碌滚了两圈,青碧的茶水蜿蜒顺桌沿而下,滴滴答答地流水。
杨臣伸手接住那只晃动的茶碗,轻摆在桌上,抛下一句“随我来”,转身就走,也不管身后是否有人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