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退出了。克里姆林宫的&ldo;马克斯&rdo;则在整个俄国战役期间出了名。
卡纳里斯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他的一个最亲密的同事,此人就是维也纳谍报站站长鲁道夫&iddot;康特&iddot;冯&iddot;马罗格纳一雷德维茨上校。自从阴谋暗算密如牛毛的奥匈帝国时代以来,维也纳就是对俄间谍活动中心之一。一九四一年年底左右,维也纳情报站把图尔库尔的那一摊工作转移到索非亚,大概因为保加利亚的这座首都离俄国比较近,更便于无线电联系;也许是因为有人希望从苏联驻索非亚的庞大使馆里获取更多的情报。为了进行这项工作,马罗格纳一雷德维茨为他的谍报站建立了一个前哨站。他把这个前哨站设在索非亚埃夫蒂米大主教大道的一栋房子里。这栋房子的底下几层是办公室,顶层是电报员进行秘密技术工作的地方。这个前哨站独立于谍报局保加利亚谍报站,该谍报站的负责人是精明强干的奥托&iddot;瓦格纳上校,他的总部就设在这条大街的下面,这个前哨站的站长原来就是考德斯。他是怎样挑选上的,为什么挑选他,在索非亚的谍报局工作人员始终弄不清楚。不过有一点非常清楚:他得到了谍报局上自卡纳里斯本人等高级人土的绝对支持和全力保护。卡纳里斯当着瓦格纳的面对考德斯所作的评价就证明了这一点。
同谍报局里大多数人一样,考德斯也用化名,他的化名叫克拉特。他称呼自己是&ldo;工程师&rdo;。应当承认,这个头衔在奥地利并不总是同实际职业相称的。他中等身材,圆鼓鼓的脸,食不厌精,穿着讲究,他机智聪明,但不太好动;有些人认为他相当滑头。他的弱点是喜欢女人。不过瓦格纳进行了观察,发现他虽然是玩弄女人的老手,但并没有象其他许多人那样堕落下去。他总是保持着警惕,总是在迫切地打听会发生什么情况,别人会对他说些什么。他到达之后不久,就开始到处花钱。白天他呆在办公室,或者到外面活动,似乎也干一些秘密勾当,贿赂保加利亚警察,以便不找他的麻烦。晚上他上饭馆或咖啡馆,好好吃一顿,和女人幽会。
尽管&ldo;马克斯&rdo;搞了这些非职业活动,他的报告却源源而来,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考德斯把它们送给维也纳,维也纳送给谍报局总部,谍报局总部再转给东线外军处和东线外国空军处,这两个机构又把它们下发到各集团军群和各大机群。几乎每天都拍来一封电报,许多是关于军队调动的情况。比如, &ldo;马克斯&rdo;在一九四二年六月四日报告:六月二日,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团,一个中型坦克团已从克拉斯诺达尔到达季霍列茨克,大概将调往罗斯托克。六月三日,二百辆重型和中型坦克从斯大林格勒运抵克拉斯诺达尔,然后再运往塔曼半岛。
有些电报远远比这重要得多。看来它们是由苏维埃政权的心脏‐‐克里姆林宫内部‐‐的人发出的。一九四二年七月十四日或者十五日,他报告:七月十三日晚,莫斯科国防委员会会议结束,沙波什尼科夫、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英国、美国和中国的陆军武官以及&iddot;其他一些人出席了会议。沙波什尼科夫宣布苏军将一直撤退到伏尔加河,这样德军必须在伏尔加过冬了……。看来将从两个地方发起进攻:奥廖尔以北和沃罗涅日以北; 空军和装甲部队显然要参加进攻,为了牵制敌人,可能在加里宁附近发动大规模强攻。
东线外军处评论说,&ldo;过去几天整个敌人情况的发展变化表明这份报告是可信的。&rdo;
四个月以后,当俄国人正在集结部队,准备给予德军中部集团军群和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先头突击部队以毁灭性的打击的时候, &ldo;马克斯&rdo;似乎取得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谍活动中登峰造极的成就。有一次,斯大林亲自主持军事会议,并且作出了决策, &ldo;马克斯&rdo;在当天就透露了这些决策。德国在西方的特务,例如&ldo;约瑟菲尼&rdo;,曾经自称披露了罗斯福和邱吉尔的会谈结果。但是,没有哪份情报比得上&ldo;马克斯&rdo;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四日的一封令人惊讶的电报来得快和来得准确;十一月四日,斯大林在莫斯科主持国防委员会会议。
出席者有十二位元帅和一些将军。这次会议制订了下述原则:a)每次作战均须小心谨慎地推进,避免遭受重大损失;b)失城失地无关紧要……;f)只要气候条件允许,如果可能就在十一月十五日之前执行各项进攻计划。主要是从格罗兹尼(越过高加索)……、顿河地区的沃罗涅日、勒兹赫夫、伊尔门湖以南和列宁格勒这些地方发起进攻。前线部队将从后备队中抽调&ldo;…,这份了不起的电报预报了莫斯科的四项冬季进攻作战计划,这份情报符合东线外军处的看法,两天以后,东线外军处将这份情报连同它自己对形势的估计,一起散发到下面去。
这样耸人听闻的报告马上引起了情报人员和指挥官的纷纷议论,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认为&ldo;马克斯&rdo;是斯大林身边的医生。另一个人认为他是罗马尼亚人,他的情报网可以偷听俄国的电话,甚至可以窃听克里姆林宫内的谈话。还有一些人认为他的情报是从一个日本记者那里得到的,这个日本记者早就通过土耳其的中间人为日本情报机关工作,当时日本人还没有同俄国人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