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联盟草木皆兵。
当时科研院招收了很多来自三夭的研究员。不管这群人是真心投靠还是假意试探,一律采取防备的手段。
为了保证机密,防止他们离职将最新技术带走,机甲各部件的制作,都是分开设计再进行组合,审核不够重新返工。所以才显得要命。
对于老一辈的技师来说,此举有如脱裤子放屁,严重阻碍了机甲研发的技术进步。
林冽越开众人上前,登上驾驶舱。用钥匙启动了机甲。
这是默示第一次被启动。
沉重的发动机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似乎带着一丝躁动和兴奋的感觉。
随后声音减轻,开始趋向平稳,林冽才开启驱动。
众研究员退开一步,打开光脑,开始实时记录。
地下室范围还是太小,速度测评显然不大允许,但是高度还可以,弹跳力和柔韧性可以做相应记录。
林冽切入它的后台,找到机甲变形的相关代码,依次进行试探。
代码是季班设计的,他设计的非常详细。
每一大类变形下,又有数十种子项目变形。大类有高速侦查模式,远程狙击模式,防御模式等等。也就是说他可以通过机甲大幅度变形,让自己兼具不同类型机甲的功能和特点。
至于子项目变形,就是大类下的微调。譬如武器的形态,机臂的长度,机身的高度等等。
林冽一一试探过去。
“真看不出来,这是旧技术。”青年研究员道,“有些技术,完全就是现代的风格啊。”
林冽说:“谁告诉你这是旧技术?一个人长年累月的对着机甲研究,他对机甲的了解,和对结构的设想,比他们现实多了。”
林冽进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他们这边设备非常齐全。很有可能是当年从三夭搬回来的。平时用于生产机甲零件进行销售,但也为修建默示提供了条件。
众人不说话了,继续看着机甲。
默示的组合变形技术,可以说相当优秀。它的变形不仅局限于外形,还有推动器与武器,以及各种防御性装备的切换。
譬如它的防御盾,就是用自己的武器展开形成。
它的武器包括机身,不同于普通机甲,多数是用无数的小块拼接而成。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部位损坏了,它的维修都会变得非常麻烦。
它的优点跟缺点一样的明显,和传感机甲的发展方向截然不同,但又有种殊途同归的感觉。
操纵着机甲,无数的灵感从林冽脑海里冒出。这种感觉太稀奇了,又太珍贵,让她此刻也有点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