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要脸面,所以尤其重视这些面子上的事。孩子出生、新结婚、老丧葬,有条件的家向来是极尽奢华之能事。这种大环境下,老太太的丧礼搞得很隆重。
火化场里,林建军更是当即决定买了最贵的骨灰盒。一个40cm*20cm的宫殿式匣子,就花去了2000块钱,万元户等同于土豪的九十年代,这可是一笔很大的金额。林建国本来想拿钱,但被李桂花拦住了,全程一家只顾得嚎啕大哭,拿钱的事全是林建军跑前跑后。
灵堂自然是搭了长子家,四根柱子立起来,四周用白布拉上帐幔,里面放上几张条凳。林家村里也是个大姓了,扯上各种表亲和前来吊唁的,院里挤得满满当当。
灵堂内一片哭声,这个时候李桂花却拿出了老的遗嘱,上面不知道谁的字迹写着老二家村里的房子,要归老大家所有,末了有老太太的签名和红手印。
“二弟,家那房子的宅基地,本来就是们家的。只是分家时娘看们没房子,就跟和建国商量着让给了们。再说们现城里都有房子了,也看不上农村这点地方。”
村里七嘴八舌,农村的确有长子继承家产的习惯。有皱皱眉觉得这不合理,老二家砖瓦房都盖起来了,那房子肯定是家家的。而有些则觉得,宅基地是老大家的,那上面的房子就该是老大家的。
支持者中的一部分,就包括村支书赵学泉。赵文瑞也跟来了,几年没见他跟海涛三兄弟感情越发好,现正哄着林若丽。
“建军啊,家就海峰一个,也确实不缺这套房子,就按老的遗愿办了吧。”
林建军看向家,若梅摇摇头,海峰跟着摇头,崔荷也满脸不赞同。房子的一砖一瓦,都是他们养奶牛赚回来的,至于宅基地虽然说的不清楚,但当初分家时说好了,不给他们钱就给这房子。
“大哥大**,当砖瓦房怎么来的,村里的老少爷们都清楚。当年分家时,们只得了那三间土胚房。大哥们家也不缺钱,房子明明白白是弟弟的,说到天边也跟们没关系。”
“可宅基地是们家的,二弟,娘尸骨未寒就要违背她的遗愿么?”
“大**,房子有房产证的。”
村里这几年盖砖瓦房的越来越多了,这多亏了养奶牛赚的钱,所以现大多数还是向着若梅一家的。
“老大家的,那房子本身就是建军一家盖得。”
“对啊,咱们村里又不缺地,要不让建军另外买块宅基地给。”
七嘴八舌的,说的李桂花涨红了脸。李桂香站姐姐身边,握着她的手劝慰着,“大姐,先办林婶的后事吧。”
李桂花总算有了台阶下,但嘴里还是嚷嚷着,“娘啊,尸骨未寒,有就不听的遗愿了。媳妇先把您的后事风风光光的办过去,多给您烧点纸钱,跟爹地下也过得舒坦些。”
林建军和崔荷不跟她一般见识,骨灰盒谁买的灵堂谁租的,村里都看的一清二楚。一两句话,改变不了什么。
……
忙活了一天,若梅一家回到农村的院里,却发现大伯一家正等院门口。
“大哥这是干啥呢?”
“二弟,咱们说说这房子的事。”
“大哥,不是弟弟舍不得这几万块钱,只是当初分家时说的很清楚了。”
李桂花摇了摇手中的报纸,“这些年可一直是们养的娘,二弟看,报纸上写的清楚明白着呢。再说分家时,可没说这房子是给们,娘那是让们暂时住着。”
说着她拿出一张泛黄的纸,“这可是当初宅基地的条子,娘最后留给们了。”
林建军累了一天,实是不想跟这一家子扯皮。若梅打了个呵欠,当爸爸立刻认为女儿也累了,心疼起来他也恼了,“大哥大**,累了一天了这事忙完了咱们再说。”
“行,这房子先让们住两天,怎么咱们也是亲戚么。”
“爸爸,们家有房产证,这是们的房子啊。”
若梅懒懒的来了一句,成功的镇住了对面的一家五口。李桂花干脆撒起泼来,“咱们农村办事,有农村的规矩。再说就是按照法律,们的宅基地上,们建什么房子。”
林建军心火直冒,让崔荷看好女儿,自己挤开海涛打开大铁门,然后把一家拉进去,抄起门口的棍子,“都累了一天了,改天再说,们先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