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泰部署向佻南进攻的同时,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拉喜敏珠尔纠集本旗五百余人,集结于镇东城东二十余里之包特敖瑞村,准备攻城
当时镇东县县长是6庆曾。驻军连长李树勋,手下有近两百名士兵。但士兵中有不少蒙古人。李树勋擅长蒙语,又娶了一蒙族女人为妻。拉喜敏珠尔手下的管军协理乌尔塔利用李树勋手下的蒙族士兵打通关系,借商谈解决蒙汉两族关系为由。邀李树勋在包特敖瑞村参加宴会。李树勋不知是计,如约率数十名卫兵前往。
宴会中,乌尔塔军依然要求李树勋率部投降,并献出镇东县城。李树勋当场毅然拒绝,无奈其所带的蒙古族卫兵早已和乌尔塔串通一气。非但不能保护李树勋的安全,反而助纣为虐。倒向叛军一边,李树勋遂被拘禁。参加叛乱的蒙古族士兵受乌尔塔诈降之计,回镇东向6庆曾报告:&ldo;李树勋已经向蒙古军投降,蒙古军队有数千人,准备明日进攻镇东县城。&rdo;
6县长闻讯大为震惊,即令警察局长李家成率城内所有军警坚守城池。并派人至佻南告急,请求增援;又派人去科右后旗国公府,要求镇国公进行约束。此时6县长还不知道拉喜敏珠尔就是此次叛乱的指挥者。
次日清晨,叛军队伍果然从东面蜂拥而来。李家成虽然率军奋力抵抗只是镇东县城郭未建。无屏障可据,加上城内的蒙族士兵放火作乱。与城外相互策应。一时间火光冲天,枪声四起,城内秩序大乱。李家成一时手足无措,且见部队失去了作战信心,只好保护着6县长及一些官员的眷属,从城西突围。向靖安县白城子逃走。
叛军攻占县城,打开仓库。把粮食和物品装上车辆,又设盛大宴会。庆祝战大捷。同时将李树勋释放回家。并向拉喜敏珠尔报捷。听候旨令。
6庆曾逃到靖安县后,才知道中了叛军的诡计,异常羞恼,决定重整旗鼓,夺回县城。于是,请当地驻军二百人,连同李家成所部一百多人。组成一支部队,于第二日午夜。对叛军占据的镇东县城起了突然袭击。
乌尔塔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正在狂欢作乐,防守松懈,没料到官军这么快便进行了反击。枪、炮声一响。也不知来了多少官军,惊慌失措。只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便弃城东窜。
乌尔塔逃离镇东县城后,所率五百余乌合之众,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蒙汉两族人民的鲜血染红了镇东大地。
与此同时。东北军区司令员吴禄贞已经命令黑龙江省军队进驻景星、龙江,警戒嫩江沿岸一线,并进击镇国公府;吉林卫戍司令曹混派兵开赴新城扶余、农安、长岭、大贲一线,阻截沙俄派兵支援叛军。此外,还从新民屯驻军派出炮兵营和骑兵营。警戒辽河地区,并向郑家屯前进待命。
沙俄偷偷从富拉尔基出动一千多人。进入战区待命,在中东路和北满支线铁路也集结兵力,摆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
比。,万
佻南县长孙荷晋眼见当面的叛军越来越多,且与佻南只有一水之隔。一旦叛军开始攻城,西洋镜便要被拆穿。到那时想逃都来不及了。而且吴俊升的援军迟迟不到。遂决定率部带着官员们弃城向郑家屯方向撤退。
就在这危急关头。吴俊升亲率三个骑兵营离开大队,日夜兼程。从另一条路赶到了佻南县,先于叛军入城。城内的士农工商见政府军来到。且精备精良。人心大定,秩序大变,正准备逃离的卸了车马,一齐拥上街头迎接官军。
第二十一章自告奋勇打亮星
二俊升的身矮体胖,为人粗幼时嘴受讨冻伤,一傲吼活叶字不清,常是磕磕巴巴,唔唔、晤唔,被人戏称&ldo;吴大舌头&rdo;他外表看起来憨庸,给人的印象是傻里傻气,但心实狡黠。
吴俊升生长在一个贫苦农家。七八岁就开始执鞭给当地王大店家牧放牛马。一年挣得白银一二两,以补贴家用。每天晨曦微明他就要驱赶畜群在草原上放牧,造夜幕降临时,才能收拢畜群回到主人家。这个。穷&ldo;马绾&rdo;衣衫褴褛,鼻涕&ldo;过河&rdo;开饭时伙计们都不愿与他同桌共餐。但吴俊升很会殷勤服侍主人。故得其厚爱,并收为义子。由于他长期牧放而熟知马性,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马上工夫。使他后来贩马和当骑兵做得比别人更加得心应手。
长大之后,为谋出路,浪迹于贩马市场,习相马业,充当马贩子、经纪人。吴俊升&ldo;驰马试剑。臂力绝伦。是时曾为商家炮手。盗贼遁迹,举邑安之。既而志在从戎,欲置身军旅&rdo;便投效辽源捕盗营为率伍。时年仅十七岁。当时民间有句俗话叫:&ldo;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rdo;视当兵为无能之辈或宵小无赖所为。吴俊升为摆脱贫困,也只好到为人厌恶的军营中混事,先在捕盗营当伙夫。因为吴俊升既习马性又善骑射,所以,不久又当了马夫,管理军马。二十岁那年,吴俊升凭借义父王大店资助的一副残缺不全的鞍具,借钱买了一匹独眼马,又自己动手凿了一只木蹬,配齐了鞍具,这才当上了一名正式骑兵。
当上骑兵后的吴俊升,因&ldo;性耐劳,饶胆略&rdo;作战奋勇当先,还是受到上司和伙伴的垂青与喜爱。在讨伐海龙、通化等地区的土匪,出征讨伐吉林的土匪,讨伐辽西土匪。讨伐峰密山土匪等战中。勇猛过人,冲锋&rdo;常为军先锋&rdo;后退则经常殿后,因此受到盛京将军增棋、赵尔巽、徐世昌诸大员的器重,得以屡屡升迁,得任后路巡防营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