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董的功劳,哪怕是袁绍这个盟主,也眼热得紧。
他们袁家已经有好几代人成为三公之一了,这次讨董,他要是能立下大功,加上盟主这个身份本来就会带来的好处,足以让他也成为三公。
袁家的门楣,会在他手上发扬光大。
有这样的想法,韩变敢肯定,哪怕他们主动找上去请战,也会被推诿一番,理由无非是冀州军是有功之人,不能让功臣还受苦受累,像攻打汜水关这样的“苦差”,就交给其他诸侯好了。
不过,这些东西他们不能说给潘凤听。
潘凤这人,不傻,但是性子有些急,脑子一发热,说话做事就不会经过大脑,像之前报功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就很不给韩馥还有袁绍面子。
韩变是韩馥的儿子,不会介意,袁绍那里就不好说了。
说不定,如今的安排,也和那天的事情有关。
见几人都不说话,潘凤更急了:“别人在前面打得热闹,我们就只能在旁边看着。主公,沮先生,公子,难道你们就不着急么?”
着急?
韩变望了沮授一眼,从沮授的眼中也看出了对方的笑意。
他们着急什么?
来之前,便已经说好了,此次讨董,求的不是立下多大功勋,而是表明立场。
如今斩杀了华雄,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
夺下汜水关的功劳,不抢也罢。
更何况,他们这里看得清楚,汜水关攻防战的惨烈。
往往一个屯(一百人)的士卒冲上去,能回来的不到一个队(五十人),而且活下来的,几乎是个个带伤。
连功劳的影子都还没见到,损失便已经这么惨重。
等到汜水关被攻破,诸侯们的损失还指不定有多大。
届时,攻破汜水关的那一路诸侯功劳最大,还可能挽回这些损失,其余人?可能也就混点苦劳吧。
在私下里给韩馥一分析之后,三人都乐得被盟军“忘记”。
还有一点韩变与沮授都闷在肚子里,连相互都没有通过去,更不要说给韩馥和潘凤说了。
讨伐董卓的功劳有没有用?
有用!
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天下重归正统。
沮授怎么想的韩变不知道,可韩变知道历史的发展。
在历史上,诸侯们确实进入了雒阳,可那个时候,董卓早就挟持了献帝到了长安。
天子依然在董卓手上,论功行赏这个赏赐的权力被董卓牢牢把握,难道诸侯们还能给董卓写信,说之前我们讨伐你立下了大功,是不是给我们升个官奖赏一下?
只要诸侯们和董卓其中之一脑子没进水,这便不可能发生。
到时候,讨董的功劳,有什么用?
远处,一骑快马飞奔来到韩馥面前,下马,半跪,掏出一封密信,恭恭敬敬地交给韩馥。
韩馥看完,又传递给沮授还有韩变观看。
韩变看完之后,嘴角多了一丝笑意,也有一点惋惜的意味,将信件换给了韩馥。
虎牢关下,三英已经战胜了吕布,西凉军军心不稳,虎牢关岌岌可危!
“看来,我们确实只能安心当一个局外人了。”
PS:鞠躬感谢书友“你要努力加油哦”的热情打赏。另,午睡睡过头了,五点才起来,这章发迟了,抱歉。
PPS:因为是主角视角,虎牢关之战没办法写出新意,只能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