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rdo;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进行的第三次反&ldo;围剿&rdo;就是紧
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不确实性留给敌人,使敌人在苏区乱碰乱担20多天找不
到红军主力。后来当敌人兵分三路,形成月牙形包围圈,向红军主力集结地
高兴圩一带逼近时,在群众的掩护下,红军主力在两股敌人20里的间隙中巧
妙地跳出了敌人的重围。在敌人尚未明白之时,红军在莲塘、良村、黄陂三
战三捷,忽然东去。当敌人发觉之后,以密集兵力对红军实施大包围时,红
军针对敌人害怕我主力北出临川的心理,使出一计:以一部兵力向安乐方向
佯动,将敌主力向东北方向牵引。蒋介石果然中计,而红军主力在群众的掩
护下,乘机再次钻&ldo;牛角尖&rdo;,从两路敌军相距十余里的大山之间,巧越过
去,又回到了兴国地区。后来蒋介石再次西进寻找我红军主力决战,红军则
利用良好的群众条件,调动和疲惫敌人,又向西转移到以均村、菜园岗为中
1《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59‐460页。
心的山区,以逸待劳。这时敌人为寻找红军主力已在崇山峻岭中来回奔跑了
两个月,拖得人困马乏,不得不结束&ldo;围剿&rdo;。我军乘敌仓促退却之机,实
施追击,取得了黄土坳、方石岭战斗的胜利。上述谋略的成功,均是建立在
人民战争这个优势之上的。这个优势,是革命战争所独有的,反革命的战争
想要也办不到。毛泽东曾说,蒋介石曾多次集训他的将校,将我们的军事书
籍和从战争中获得的文件发给他们研究,企图寻找对付我们的办法。但是这
些努力,都不能挽救蒋介石军队的失败。
四、军事谋略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军事谋略范畴,是
对斗智规律的本质及其不同侧面的概括和反映。军事谋略学除了&ldo;保存自己
消灭敌人&rdo;这一根本范畴之外,还有其它一系列范畴,常见的有: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知彼知己,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利与害;上策与下策,伐
谋与伐兵,心战与兵战;先发制人,后发制人;全局与局部,战略与战术;
进攻与防御,内线与外线,持久与速决;虚与实,奇与正;众与寡,分与合,
集中与分散;进与退,走与打、劳与逸等等。它们作为斗智规律的补充,各
自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敌我双方斗智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这些军事谋略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