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出众,能被道衍和宋濂美言两句的,将来的路途肯定走的更宽。
至于如何平定苏州府再次动荡的民心。
试科举的放榜,无疑就是最好的治愈良方。
谁家的公子获了二甲,在哪条街道摆了流水席。
谁家寒门出了新贵,被哪家高门大户绑下捉了女婿,从此鸡犬升天。
谁家公子中了头甲,现已在府衙担任那个临时官职,今后定然前途无量,光宗耀祖。
此类话题。
在道衍照着报纸套路散播舆论的有意推动下,至少能热传他个十天半月。
届时,苏州府上下的查抄早已结束。
秩序自然就重新稳固了。
李亨旁观着一切,不由对常升对切入时机的选择,以及全盘算计、一石多鸟的成效而感到不寒而栗。
只怕从一开始。
他对这位少詹事的认知就是错误的。
甚至从一开始,他就落入了常升的认知陷阱,被刻意引导,以至于理所应当的一败涂地。
再看忙前忙后,神采飞扬,当牛做马,犹自兴高采烈的张同知。
这或许就是傻人有傻福吧。
而此时的常升,则是带着一群莺莺燕燕,乘着那艘并未在倭寇夜袭中受到损害,其上还搭建着玉阙阁的坊船,在两艘被水师营寨分出来的运兵船的保护中,带着那一千精锐逆流而上。
他所乘船坊的船舱中,还压着此番走私商贩中的一干主要案犯。
朱标的来信明确要求要把他们带回应天府公审。
猜到这八成又是老朱想要敲山震虎,想着大明报社又能水一期头条,常升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在玉阙阁里又躲懒了一天。
和一种美人们交代了些到应天府后需要注意的要点,回去再给蓝母交代一二,她们就算安顿下来了。
虽然她们的命运如无意外,大抵是被金屋藏娇的结局。
甚至到最后都落不到一个名分。
但能脱离船坊,从此过上安定栖身,吃穿不愁的日子,她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待到深夜时分。
早早逆流的出发的船队终于安稳抵达了应天府城外的渡口。
早早接到命令的城防和刑部官员,自然接手了常升的护卫,以及走私要犯的交接工作。
回到常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