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的黄酒和丝绸纺织也被章致拙打出了名声。写信请顾彦汝和他的好友为此写了整整一册的诗,诗集印出后,他又带着四处分发。官府里的官员,每人一册;簪缨之家前来拜访,给一本宣传;去往府城述职禀告,顺带发一发;又寄了一箱到京城,请在京城的好友宣传宣传。
更绝的是,章致拙毫不要脸,连在给官家的奏折里还写了这事,顺带寄了黄酒和丝绸制品回京。
官家碍于章致拙奏折里的热情推荐,只随口回了句好。他便在外头大肆宣扬,官家喝了都说好!
这么一番折腾,越州的这两样还真声名鹊起。有了需求,价格就会高,价格高了,便会有更多劳动力涌入。
越州的人家几户家家都酿了几缸黄酒;至于丝绸纺织,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先力气较小、干农活不占优势的女子都纷纷去做纺线织布的活儿。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盼头,整个州便洋溢着一股努力活着、蓬勃向上的生机。
其中女子有了经济收入就会硬气,不再忍受,章致拙已受理了好几起夫妻、父女、母女之间的纠纷,不限于和离、遗产继承等。但是这其实算好事,妇女独立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更好地发挥她作为自然人的价值,只不过在古代的父权统治下很难实现就是了。
不过不怕,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欣喜,慢慢来嘛。
章致拙心情颇好,胡乱哼着小曲回到家。
刚进了家门,蒙头扔来一柄团扇。章致拙手疾眼快,立马抬手接过。
“这是咋了,谁惹你气着了?”章致拙看着气呼呼坐在椅子上的姜幼筠,不明所以地问道。
姜幼筠闻言更气了,这不长眼的问啥问,听这语气好似她总是这样无理取闹、脾气坏。
屋里的几个丫鬟大气不敢喘一声,生怕主人家吵架波及她们。
章致拙没听到回答,也不在意,乐呵呵地从怀里掏出一枚镯子,说道:“今日我路过一家首饰铺子,瞧着不错,便进去转了转,那些首饰倒是好看,不过价格太贵。本来没想买,不过来都来了,我就给你挑了一枚镯子。”
姜幼筠生到一半的气一下子没了,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接过递来的镯子。
“伙计说这是岫岩碧玉,我瞧着它温润有方,碧琳湛光,通透无棉絮,便把它买下了,可喜欢?”章致拙笑着说道。
姜幼筠彻底没了气,起身抱住了章致拙,亲昵地吻了吻他的下巴。
屋里的丫鬟见气氛和缓了,也都松了一口气。半夏招呼了等在外头半晌的仆役,将哺食呈上。
今晚的菜式有炸栀子,炙蛤蜊,水晶鹅,嫩炒枸杞芽,玉髓虾子汤,胭脂粥。
栀子是姜幼筠吩咐的,剪下鲜嫩的未开栀子,洗净后炸,撒上椒盐和一点红辣粉,香酥诱人。蛤蜊也是新鲜刚从河里捞出来的,剥净放在铁板上炙,配上细碎青绿芫荽,好姜醋,着实美味。水晶鹅是外头买的,城南马婆子最善此菜。枸杞将将出了新芽,都不用剪子,直接上手掐下最嫩的一截儿,咔哧响,拿素油爆炒,绝妙。汤是拿鸡汤做底,加了小虾米熬的。胭脂粥便是白米里添了些珍贵紫米,一搅和,便染上胭脂色。
姜幼筠先吃了一口蛤蜊,还未嚼几口,便弯下腰呕出了。
章致拙被吓了一跳,赶紧轻轻拍了拍她的背,递上干净的帕子,唤了小厮赶紧去请了大夫过来。
姜幼筠吐完,难受地捂着胸口。章致拙扶她到一旁的软榻躺下,说道:“突然就吐了,是不是有孩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支持!
第59章怀身孕
八仙桌上精心烹饪的菜式已冷透了,此刻却没有人在意。
姜幼筠半躺在美人榻上,半夏抱了床薄毯过来给她先盖着,避避寒气。
章致拙也坐在一旁,皱着眉头,心里颇为不安。两辈子第一回要迎来一个小生命,有太多不确定和忐忑,不自觉就麻了爪。
从象牙格的窗外望去,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有幽幽的风不断吹过。春天,是新生的季节。
姜幼筠喝完了丫鬟递来的一杯热茶,懒懒地靠在半旧的枕上,撩了眼皮看了看章致拙。
他等得有些不耐烦,不知是他心里焦急便觉得度日如年,好久了,怎还未到。若是真确诊有了身孕,怕是要长期请个大夫住在家中,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方便些。
“得了,也别急成这样。”姜幼筠递上自己的帕子,说道:“擦擦你脑门上的汗,至于么。”
“哎呀,这可是大事啊。我头一回经历这个,能不焦急吗。”章致拙坐不下去了,干脆起身在屋子里晃悠几圈。
“这是我生,又不在你身上。”姜幼筠看着好笑,拿起小几上放着的小京生,慢悠悠剥开吃着。
章致拙一脸的不同意,说道:“咱们俩人的孩子,我也该痛一半。”
正说着,小厮请的大夫终于到了,请的是越州城里最有名的妇科大夫,妇人便是只怀了一月的身孕,老大夫也能把出来。
侍立在门边的丫鬟打起门帘,将大夫请进来。
老大夫带了个小药童拎药箧,二人向章致拙行了礼,见过了知州后才给姜幼筠把脉。
章致拙在一旁,凝神屏息,生怕呼吸声重了,打扰到他的判断。
大夫在桡骨侧轻轻重重按了半晌,捋了捋羊胡须,片刻后,浮起了慈祥的笑容,拱了拱手对章致拙说道:“脉象如滚珠,往来流利,圆润有力,乃是气血充盈之状。恭喜大人,令夫人已怀了月余的身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