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掌柜一连报了十几个有头有脸的茶商名号。他断定,这姑娘大概是哪家商号老板的掌上明珠,没有兄弟,也舍不得把她嫁出去,只能从小被培养成接班人——可是他心里拼命回忆,这些商号的老板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子孙济济,可没听说过这么一个博闻强识的大小姐啊。
比那些钦定接班的二代少爷们强多了!
林玉婵故意不答,笑道:“我要看你们炒茶。”
-----------
炒茶间果然热气熏人。毛掌柜亲自当导游。
“姑娘请看,我们用的木炭都是少烟的,绝对不会熏坏了您的好茶……这些人在筛茶末,您看,三遍,足足三遍……这些是用脚踩的,您别皱眉,传统工艺,传统工艺……都没脚气,您放心……”
林玉婵要了个凳子,细细观摩。
观摩的同时也在偷师学艺。这家“徐汇茶号”里有一半是广东移民,其余的是江浙人士,炒茶工艺和广州茶栈已有不少区别。有强处,也有短板。
她摸摸锅,摸摸筛,自己慢慢琢磨。
炒茶师傅们技术不错,可惜工作纪律不行。看到她一个生面孔,还是女子,都忍不住回头瞧,几次险些错过了火候。
毛掌柜连连解释:“他们都是小人从内地招来的好师傅,就是怕见生人,姑娘别介怀。”
林玉婵点点头。她花了三天时间,走访了不下二十家茶号,这家水平算是中上,很不错了。
而且掌柜的不臭。
忽然,一个灰扑扑的身影斜斜撞过来,林玉婵吓一跳。
毛掌柜厉声斥责:“怎么又出来了!回去!到后面去!”
定睛一看,竟是个十三四岁小姑娘,脸蛋圆圆的,一头又粗又黑浓密头发,梳成两个鼓鼓的小辫子。
小姑娘一脸委屈:“我憋不住了!”
“什么憋不憋的,姑娘家哪学那么多粗话!”毛掌柜一副“别给我丢人”的表情,看了看林玉婵,小心说:“这位林姑娘,麻烦……挪一下地方。”
林玉婵这才发现,她搬凳子坐着的墙壁后面,有个矮矮的小门,大概是储藏间。
她站起来。那圆脸小姑娘立刻推开门,嗖的一下钻了进去。
“实在对不住。”毛掌柜赔笑解释,“这是小人家里的囡囡。她娘近来生病,回乡下娘家养着去了;那边的亲戚欺负这孩子,我可怜她,给接了回来;家里只有个老仆不方便照顾,只能带到茶号来,让她帮点小忙,中午能吃口饭……”
林玉婵惊讶笑道:“您女儿?”
毛掌柜怕不是把自己的头发都倾情遗传给她了,真是舐犊情深。
小毛姑娘面临着和当年林玉婵一样的困境——没处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