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闲庭信步赏风华什么意思 > 第28章(第1页)

第28章(第1页)

第三境,金石。这是艺术之园的东部最精小的一个区域,位在书画两境之旁,琼楼玉宇,中有雕阑画栋,备极精巧。这一区范围虽然最小,而层楼宝塔,直指云霄。其高度不亚于第一境。或曰,比第一境更高。因为地方太小太高,所以游人很少,只有几个中国人上去游览,直上最高层的也不多。中国人到此境内,也享有特权:即得撤去其与第二境、第一境的界限,而遨游于这三境之中。

读者大概都知道:金石,就是刻图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极精深的艺术。在数方分的面积中,用刀刻上几个字,要它们布置妥帖,笔法典雅,全体调和,自成一个圆满无缺的小天地,原是难能可贵的事。专长这种艺术的人,叫做金石家。金石家大都兼通书画。故“书画金石”,向来并称。最近这方面的大家,像吴昌硕便是。他能画,能书,又能治金石,三种作品都很高明。最近逝世的弘一法师,即李叔同先生,也是三才兼长的一人。此外在中国还有许多专家。但因为这种艺术太精深,能欣赏的人甚少,所以不能发达。这是几方分的面积中的工夫,没有高度发达的审美眼,简直不能欣赏。所以这一区域,在艺术之园中,最为幽寂。

第四境,雕塑。此境与第二境接壤,是艺术之园中的一个动物院。第二境平旷,包含森罗万象;此境崎岖,多畜禽兽动物。这动物院没有独立的门。要游览此境,必须先入第二境,由第二地转入此境。

原来雕塑与绘画是姊妹艺术。绘画表现平面美,雕塑表现立体美。绘画取材极广,人物、动物、植物、矿物、天体,以及超自然界各种现象,均得入画。雕塑则取材较狭,大多数是人物,动物之像。要学雕塑,必须先学绘画。即由平面空间美的研究进入于立体空间美的研究。

这里要附记一笔:第二境(画)近来扩充一个新境地,位在园的东偏,外边向大众行道开放,内边与第二、三、四境(画、金、雕)交通。有人特称此境为“木刻境”,实则附属于第二境,故不另立,但附记于此。读者如欲游览此境,请从第二境转入。

第五境,建筑。此境位在第四境外边,离艺术之园的大门不远了。全园之中,此境最为繁华,各种供给都有,恰是园中的一个招待所。同时,因为繁华的缘故,缺乏自然之趣。所以有许多游客,不爱向此境游览。这境地有一个特点,即与“工业的园地”接壤,而且交通往还甚密。因此,游客往往对它歧视,以为它不是完全属于“艺术的园地”的。

读者都知道:建筑是实用物之一。艺术约分二大类:一类是有实用的,还有一类是但供欣赏而无实用的。书画金石等,都属后者;建筑则属于前者。在艺术上,称无实用的书画金石等为“纯正艺术”,称有实用的建筑等为“应用艺术”。因为前者可作美的独立的表现。后者美只是房屋上的装饰。又称前者为“自由艺术”,后者为“羁绊艺术”。因为前者可以自由创作,后者被住居的条件所拘束,不能自由创造美的形式。况且工事方面,属于土木工程。故建筑被人视为“半艺术”。这半艺术,其实对人生关系甚大。因为建筑庞大而永久,其形式的美恶,对于人群的观感影响甚大。希腊全盛时代,曾利用最美的殿堂建筑的亲和力来统制人群的感情,使全国民众和谐团结,所以这种半艺术也不可忽视。

第六境,工艺。这境域更在第五境的外面,靠近艺术之园的大门了。繁华亦更甚于第五境。第五境是园中的招待所,这第六境可说是园中的市场。其与“工业的园地”的交通往还,也同前者一样地密。总之,各种情形,都与前境相似,只是零碎琐屑,规模较小而已。

工艺美术,如器具、纺织、日用品之类的制造,是属于工业的;但其形式的美,是属于艺术的。故工艺与建筑同为羁绊艺术或应用艺术。这两种艺术,都受实用条件的拘束。所以在艺术的园中,这二境位在大门口最浅显的地方。

第七境,照相。此境狭小简陋,向在艺术之园的大门以外,最近因为境内景象同第二境(画)有些相似,故被列入艺术的园地内,靠着园门,好比门房。这境域虽然狭陋,但近来努力模仿第二境,有时倒也足供游览。游客以西洋人为多数。有的西洋人,对于这第七境,竟用对第二境同样的兴味来欣赏。

照相,原来是工艺之一;最近模仿绘画,就得了“美术照相”的名称,而抬高了地位。同时在绘画方面,最近盛行一种如实描写的绘画,叫做“写实派”的,竟同照相类似。因此西洋人对于照相,有了与对绘画同样的兴味。但照相的制作,毕竟机械力居多,而人力居少。故作品中客观模仿的分子太多,主观创造的分子太少。故其艺术的价值低浅。只能派它做艺术之园的门房。

以上七境,都位在艺术之园的东部,由深而浅,自成系统。这东部七境,有一共通点,即都是静穆的境地。——这都是用眼睛观赏的。

还有五个境域,位在艺术之园的西部,也自成系统。待我一一说明如下:

第八境,音乐。这一境域,位在艺术之园的西部最深之处,地势最高,风景最胜,与东部的第一境(书法)相对峙。但这所谓风景最“胜”,并非普通的好景。这境中并无固定的具体的楼台亭阁,花卉草木;只是云烟缥缈,波澜起伏,光色绚烂,气象万千,远胜于固定的具体的风景。第一境也有这种胜景,但与此境情形稍异:第一境是静止的,此境是流动的;第一境游客甚少,此境游客非常热闹。古今东西各国的人,都爱向此境游览。据孔子说,中国周朝时代,曾经有人深入此境,登其极顶。西洋也有许多意大利人与德意志人,遨游于此境的高处。但是多数的游客,不肯深入直上,大都爬到此境的坡上就止步。所以此境的热闹部分,只在低近之处。其高深的地方,同第一境一样地岑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