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虎给家里发了一封电报,说是自己已经将丝绸卖了,得了不少钱,发了大财了,现在在苏国待着,过段时间就会和佛拉基米尔以及叶丽娜一起回去。
两個苏国人已经得到通知,华夏国内的丝绸、棉布要进行统购统销,两国之间的贸易已经不太好做了,等到华夏国内政策稳定,再要做丝绸生意就要通过两国的外贸部等组织,一切都要在几划之内,要办的手续多着呢,估计三个月、两个月的弄不好,佛拉基米尔和叶丽娜要到华夏就要等到几个月以后。
陈雪虎在苏国过的小日子挺美。
侯二点点头说道:“我知道的!”
在这样一个郭嘉生活,自然是要比在京城待着好。
大城丝绸行是别人的。
他还挺想待在苏国的。
二战以后,经历了差不多十年的恢复,苏国国内人口超过两亿,经济繁荣。
无论彭母说什么侯二都是听着的。
陈父现在这个样子,邮电局的人没有将电报给他。
不过。
唯一的缺点儿就是陈雪虎这家伙不懂俄语,即便是两次到过苏国也只是学会了几句常用的俄语,能和旅店老板说几句简单的话要点儿吃的,再复杂的就要让人家找翻译了。
此前陈家的丝绸他就带走过一批,这回带走的价值也就一千多万块钱。
不过。
她是做裁缝的,丝绸、棉布方面的动向她还不知道?
弟弟做的可是一锤子买卖,到了这个阶段,陈家要是再想做丝绸生意怕是难了。
苏国生产、销售的时候都是有几划的,但是各种商品并不限制购买。
本来。
到了苏国以后价钱翻倍,即便是佛拉基米尔和叶丽娜两个苏国人截留下来一点儿,到陈雪虎手里的钱还有差不多三千万。
可是。
要是他一直待在苏国不回来,或者是将钱花光才回来。
那可怎么办啊?
父亲怕是要更失望了。
尽管快要统购统销了,裁缝铺的生意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相反。
很多有远见的人都买了点布到裁缝铺做衣服,生怕到时候布票难弄买不到。
裁缝铺的生意更加红火。
刘御医和孔伯华又对陈父的药方做了改进,孔伯华给六院打电话让李平安过去。
李平安过去拿了药方将其交给陈雪茹。
他到裁缝铺的时候陈雪茹正在临街裁缝铺呢,她对李平安千恩万谢。
裁缝铺里正好没有顾客。
陈雪茹红着眼睛,小声哭泣着将弟弟的事情说了出来,又道:“李医生,你说我该怎么办啊,这件事情我也不敢告诉父亲,怕他一生气病情加重,我那个弟弟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在苏国人生地不熟的,在那里待着做什么?”
陈雪虎的事情李平安是听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