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继续讨论参战问题。
10月4日下午4时,彭德怀奉毛泽东电召,从西安乘飞机赶回
北京,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
当他走进颐年堂时,脑子转的还是大西北开发建设计划。
虽然毛泽东此前曾给他去电谈过集中部队的问题,虽然戎马
一生的他也非常关注和了解朝鲜的战局,接到毛泽东电报时也向
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打过招呼,但的确没有想到这次会议会
使他此生第一次迈出国门,到另一个国度去指挥另一次战争。
不是有林彪吗?第十三兵团是四野的老部队,朝鲜又毗邻东
北,按照指挥关系的惯例,挂帅者当是那位常胜将军林彪。
会场气氛既凝重又热烈。
各方领导人发言非常踊跃,意见也相持不下。有的说,我们准
备不够,最好能待三、五年经济发展了,海空军有基础了,准备充分
第五章
得陇望蜀
联合国聚众涉险
厉兵秣马
志愿军整装待发
了再打;有的则反驳说我们准备不够,美国准备也不够;美国军队
分布全球,战略重点在欧洲,与其坐着等美国打进来,不如打出去。
有的说,还是加强东北边防,不要轻易打出去,国内人民太需要和
平环境了。反驳者则说,暂缓年打这场战争当然好,但形势的
发展再也不容许我们再等年了。同时,即便我们暂缓年,
也不能指望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有根本的改观,并且三年五
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东西还是要被打烂。晚打烂不如早打烂,
打烂了再建新的。
但不管反对还是支持,大多数人都对出兵一事都表示了不同
程度的担忧。原被毛泽东属意的挂帅人选林彪,很明确地表示了
对出兵的反对意见,要求中央慎重考虑,稳妥行事。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对出兵持坚定不移地支持态度,他说
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意见。
‐‐‐消极地防,结果是防不胜防,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与其年
复一年地被动防守,不如坚定信心奋力一搏,早点打出去,尽早解
决问题。既然美国决定从台湾、朝鲜和印度支那三个主要方向来
实行对中国大陆的进攻,我们还是选择朝鲜与其较量为好,因为朝
鲜北方多山地,便于遏制美军机械化方面的优势,也便于我们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