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被自己女儿促狭,更觉得心里难受,一个人默默垂了好一会儿泪,全都是平时为人刻薄使然,当真正落魄的时候也没有去劝解,任由三太太一个人坐在石凳上流泪。
林氏看了儿子一遍又一遍,她问站在地下的妙音:
“我眼睛不大好,你给我瞧瞧,四少爷的脸怎么黑的像锅底似的,他是没有把脸洗干净呢,还是晒黑的?”
林氏说的大家都笑了,这是在阴沉了很久的束府第一次听到这么会心的笑声。
“娘,看你说的,四弟的脸这么黑当然是被太阳晒的,他都去过蒙古了,能不被晒黑吗?”彩靳笑道。
“四哥,蒙古怎么样,住在那里天天可以骑马,肯定很惬意吧?”小柔道。
此时星遥心里想的人是婧姝,她那样是有心躲避我吗?难道她在生自己的气?因为想着心事,星遥完全没有听清小柔的话,答非所问的说:
“蒙古离这里远着呢,如果骑马也要走上几个月的时间。”
“哎呀四哥,我问的不是这个,我问你蒙古有趣吗,你在那里是不是天天骑马,还有你说在蒙古遇到了三哥,是不是真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三哥不跟你一起回来?四哥,我总觉得你有事瞒着我。”小柔的怀疑正是在场的每一个人的怀疑,不过别人要比小柔矜持,所以没有问星遥为什么他回来了,三少爷没有回来。
星遥见大家都用热切的眼神看着他,说明她们都很想知道三哥的情况,就说:
“他在蒙古很好,已经跟头领的妹妹好上了,头领也答应了他们的婚事,说再等几个月就让他们成亲。”星遥没有说谎,娇哆桒孖的确已经答应了星远和尔佳的婚事。
林氏听到这消息真是喜出望外。
“没想到二太太将有一位蒙古媳妇。”大太太笑着对林氏说。
“蒙古媳妇,你三哥真的要娶一位蒙古姑娘回来?”林氏还有点怀疑听到的不是真的,毕竟从前她失落的太久了,两个儿子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似的,她的心都快碎了,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那种滋味真是不堪回首。如今星遥说星远即将和一位蒙古姑娘成亲,这让林氏激动不已。
“但愿远儿的这个媳妇能给他带来好运。”想起孙百合,林氏至今还是心有余悸。
“娘,你放心,三哥在蒙古很好,他让你不要牵挂他,他喜欢的那位姑娘是头领的亲妹妹,人长得很好看,也很明白事理,是个好姑娘,还会骑马射箭,射出去的箭百发百中——”
林氏打断星遥,哭笑不得的说:
“你以为我稀罕有一个会骑马射箭的姑娘做我的儿媳妇吗,做人媳妇最好像婧姝那样,温柔似水,又通情达理,还肚量宽阔,什么苦都吃得,什么亏都忍得。”
星遥见母亲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夸赞婧姝,心里可高兴了,不过仍不忘替婧姝辩护,只见星遥一脸不悦的说:
“婧姝吃得起苦,又不把别人的冷嘲热讽计在心上,总是被人欺负,难怪你老会觉得她好,要事她厉害点,你老就又该说她不好了,看来婧姝逆来顺受惯了。”
大家见四少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替四少奶奶辩护,觉得四少爷其实有多么喜欢四少奶奶。只是四少奶奶为什么要躲着四爷呢,这让人们觉得很不解。
林氏见儿子替儿媳妇辩护,其实心里一点都不恼,还为小夫妻两个能这么恩爱而觉得开心。但林氏还是绷起脸一本正经的说了星遥:
“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看来我老了只能靠彩新彩靳两个女儿了,儿子是靠不住的。”林氏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一点都没有责怪星遥的意思,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她疼还来不及,又怎么舍得说他。
此时彩新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刚才束星达的一番话,让彩新难过到现在。
不过此时人们都沉浸在四爷重返家门的喜悦之中,没有人注意郁郁寡欢的彩新。
正当大家说笑的时候,颜氏进来了。
一进来就说:
“我让厨房做了一桌子好菜,今儿个我们一定要好好开心开心,为四爷,也为我们大家。”
“四太太说的对,遥儿,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待你娘,你娘为了你不知道流了多少泪。”朱氏语重心长的对星遥说。
星遥点着头,一脸正色的说:
“大娘我知道了。”
朱氏慈祥的抚着星遥的头,含着泪说:
“看到你回来我也觉得开心,可惜你大哥去了,否则你们兄弟就能团聚。”说到这里,朱氏实在支撑不住,伤心的哭了起来。
“大娘,你别哭,虽然大哥死了,但我会像大哥那样孝顺你的。”星遥真切的对朱氏说。
朱氏拉着星遥的手,流着泪说:
“大娘早就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有这份孝心我就知足了,不过等再过几年,我会比现在还老,人老了之后话就多,到时候你可千万不要嫌弃大娘。”
星遥笑道:
“怎么会呢,我说过要孝顺大娘就一定会好好孝顺你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