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啊!”“燕王率领大军收复西域失地,将外敌赶回了草原族!”“据说下个月初,燕王大军就要兵进草原,直捣草原皇宫,消灭呼赤家族,以报草原族屠杀云国无辜百姓之仇!”“好啊!草原族杀我云国子民,我云国灭他草原,这才是大国风范,强者风范!”“燕王殿下必定能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国学宫里,许多学子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前线战事。在得知西域境内城池全部夺回之后,大家都非常的高兴。这是一种身为云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现在,还有谁敢说小皇帝是误国之君?”有人开口。所有人目光看向某处,落在了某个读书人的身上。此人正是武向文。当初泓轩帝拒绝了与草原族的和亲,与草原族撕破脸皮的时候,武向文曾以此大作文章,攻击泓轩帝的名誉,认为此举误国误民,将会让云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甚至还利用贤文社散布谣言,大骂泓轩帝是昏君。现在,泓轩帝用强大的国力平定西域战事,证明了自己的治国能力。这一个巴掌,可谓是狠狠抽在了武向文与贤文社学子的脸上,证明了他们的愚蠢。武向文面露恼怒之色,他折扇一开,轻轻扇风笑道:“在下曾经口不择言,误伤了小皇帝,今日向诸位赔个不是,如今我们云国已经收复西域城池,理应固守本国不宜再战,否则就会遭到草原族的强烈反扑,故而武某认为,云国应该与草原族暂时求和,才能专心致志对抗蛮族与匈奴。”许多人轻轻点头,认为武向文这句话很有道理。既然收复了西域城池,朝廷就应该集中资源,将蛮族与匈奴击败,而不是攻打草原族,否则对国库将会造成更大的负担。现在无论是谁都知道,朝廷的国库越来越紧张。纵然有许多世家带头募捐,筹集到了不少钱,可依旧不够使用。“这位兄台此言差矣,草原族杀我云国子民,乃是天大的血海深仇,若是不让草原族付出代价,如何对得起云国百姓的信任与支持?朝廷给过草原族机会,是草原族欺人太甚,就这么放过草原族的话,云国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一个十分年轻的学子缓步走来,身后跟着两名年长五六岁的读书人,则是国学宫进士班的学子。而那年轻的学子正是退朝之后,换上读书人装扮微服私访的泓轩帝。泓轩帝目光看着武向文,脸上带着微笑,既不作揖,也不拱手。反倒是身后的两个进士站在后面,不敢与他并排。武向文看了眼这十来岁出头的少年,从来没有见过,居然会出现在国学宫里,莫非有什么身份背景?同时,他的心里也感到非常的恼怒。连一个孩子也敢质疑自己,简直就是目中无人。“这位小兄弟真是好大的口气,想必你也是个读过书的人。”武向文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了些许讥嘲之色,缓缓道:“国家打仗最需要的就是资源,若是朝廷把钱用在攻打草原族上,那蛮族与匈奴之乱又该如何平定?”泓轩帝笑道:“朝廷早已派出兵部大儒‘于光’和‘温烈’二人率兵对抗蛮族与匈奴,前线屡传捷报,此二方势力早已不足为惧,但蛮族与匈奴都骁勇善战,且国力强盛,比草原族更难对付,因此,先取草原族方才为上策,不知兄台以为如何?”“荒谬!”武向文面露不屑之色,根本不承认泓轩帝的说法,甚至觉得可笑。“我倒是觉得这位小公子的话言之有理,先取草原族,可获得草原族的物资,有了这些作为本钱,对付蛮族与匈奴也将事半功倍。”有人说道。“说得对!草原那边牛羊众多,打下草原族之后可以获得诸多食物,如此一来就能减少朝廷的粮草开销,将士们也能吃饱喝足继续战斗,此乃兵法中‘以战养战’之策。”也有人一语中的道。“吾皇虽然年幼,但能够想到这样的策略实属不易,武兄,我知道你一直想将八贤王推上皇位,可你也要时刻知道你是云国人,不能为了争你的从龙之功而不择手段去做有害国家的事情。”“你……你莫要胡说八道!”武向文恼羞成怒,争辩道:“先皇传位于小皇帝本来就是错误的,只有八贤王才能够带领云国走向繁荣富强,小皇帝少年气盛容易冲动,当初若是他同意与草原族和亲,草原族断然不可能会攻打云国。”“你凭什么敢断定如果云国与草原族和亲的话,草原族就不会兵犯西域?难道你是草原族的可汗?还是说你与呼赤颜相交甚好,你说草原族不打云国,就真的会不打云国?”泓轩帝依旧微笑,只是说出来的话充满了调侃,也带着讽刺之意。“你……放肆!”武向文更是生气,无法忍受自己居然被一个如此年轻的学子指责。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大胆!”泓轩帝身后的两个进士厉声一喝,眼神中流露出了凶意,对武向文的冒犯很是不爽。武向文再次想到,泓轩帝能够到国学宫来,绝对不可能是世家子弟,极有可能是云国的皇室中人,否则也不会有两个进士随身保护。“在下失礼。”武向文急忙道歉,不管是皇族也好,达官贵人也罢,他都不愿意稀里湖涂的得罪,以免让自己惹来灾祸。“不妨事。”泓轩帝摆了摆手,区区一个武向文,还犯不着跟他一般见识。他今天来国学宫也是想了解一下国学宫的精英学子如何看待西域战况,以及他们对朝廷决策的看法。金銮殿上的辉煌,很容易就能蒙蔽圣聪。所以要经常到外面走走,体察京城民情,读书人和百姓对朝廷的评价,和他们对待外敌的态度,才是泓轩帝需要参考的重要信息。“虽然小公子言之有理,可武某还是认为云国虽有能力收复失地,却还是不足以荡平草原族。”武向文坚定道。“你似乎很了解朝廷,那你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兵部还有多少军队么?”泓轩帝询问。“这个嘛……”武向文脸色微微一变。“如果你对朝廷一无所知,就在这里大放厥词蛊惑人心的话,这样的罪过无异于是在制造内乱,更无异于是阻挠燕王率军西下。”泓轩帝目光一凝。“非也,武某只是就事论事,从大局方面考虑,不希望云国走错一步棋,更不希望朝廷把对抗蛮族与匈奴的钱粮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武向文倨傲道。“兄台莫非认为打下草原族,是在浪费朝廷的钱粮?”“打下草原族确实可以,但是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而且国库的银子一旦超出,就算成功打下了草原族也难以对抗蛮族与匈奴。”武向文对自己的分析自信满满,颇有大将之风。“足下之才可比三国之马谡,听起来道理条条,实则是纸上谈兵,空无一用。”泓轩帝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了颇为失望的神情。三国时期的马谡可谓是饱读兵书,诸葛亮对其非常器重,命其驻守“街亭”。奈何马谡恃才傲物,自以为有将帅之才,不懂屯兵布局,被敌军有机可乘,以至于失守街亭,失去了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世也笑称马谡只会“纸上谈兵”,说起大道理来一堆又一堆,可真要去实践操作的时候却屡犯错误。泓轩帝将武向文比作马谡只会纸上谈兵,可谓是骂人不带一个脏字,简直就是在侮辱武向文的文名。实际上泓轩帝也是真的失望,大名鼎鼎的国学宫里面,竟然会有这样一个只懂得理论的学子,而他偏偏还是贤王党的人。贤王党之下怎么尽出一些酒囊饭袋?就没有几个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吗?“你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污蔑我……”武向文心中愤怒,可当他看到那两个进士犹如侍卫一般站在泓轩帝两侧时,只能是被迫隐忍了下来。在不明白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身份情况下,武向文只能是被迫忍让,他预感自己似乎是得罪不起眼前之人。其他的学子纷纷哄笑,连一个年轻的学子都认为武向文只会纸上谈兵,传出去绝对会成为学子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国家正值危难之际,你若是有真的本事,就跑到前线去杀敌,哪怕只是当一个出谋划策的参将,也总比你在这里‘指点江山’要强得多。”泓轩帝说道。武向文严肃道:“武某成进士修炼出儒道古剑之后,必定前往边关杀敌报效国家,但是在此之前,武某还需要多多学习。”“等你成进士之后,就不一定有立功的机会了。”泓轩帝这句话又是暗讽,等武向文成了进士,只怕国家早就打完了仗,还等得到你去立功?成为进士再去杀敌,只不过是一种躲在后方,继续制造各种不利于泓轩帝谣言的借口罢了。“你……”武向文听出了弦外之音,心里更是恼怒,眼中恨意十足。“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如此欺辱我?你到底是何居心?”武向文质问起来。“我只是看不惯你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已,像你这种货色只会给贤王招黑,根本不配当国学宫的学子。”“我不配?哈哈……笑话!我武向文也是光明正大考入国学宫的天才,你说不配就不配?”武向文被气笑了。“没错,我说你不配,你就是不配。”泓轩帝轻蔑地看了一眼武向文,转身离去。“好大的口气,你也就只会取笑别人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武向文很是不服地说。泓轩帝走远之后,小声的吩咐身边的进士:“你们暗中调查贤文社,若只是文名之争则不必理会,倘若是在蛊惑人心制造内乱,立即捉拿交由刑部议罪。”两个进士暗自心惊,刑部是贤王治理的部门,若是贤文社真的在搞事情,一旦被抓到刑部议罪,场面别提有多么尴尬。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贤王的官员审问贤文社的读书人,自己人审自己人,简直就是在诛心。“皇上放心,臣会派人搜罗证据,只要抓到贤文社的把柄就将他们连根拔起,免得他们继续为祸京城。”…………九月初四。工部新造的一批五十门玄机大炮运送到了西域边关,而由于辽国资助云国三千万两白银,户部拨出钱来,一口气赶制出了四千发弹药。而之前使用玄机大炮的时候,还有一些炮弹没有用完。有了新制造的五十门玄机大炮,杜宁原本仅有五十门玄机大炮的配置,一下子就扩充到了一百门玄机大炮。如此一来,炮营的战斗力瞬间翻了一倍。将士们看着一百门玄机大炮整齐排列,一个个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国之利器啊!一百门玄机大炮的配置,足以直接打到草原族的皇宫去了!伴随玄机大炮一起送来的还有许多粮食,确保后勤无忧。将士们吃饱了,才能有力气杀敌。而这段时间三军都在休整,将领们则是商议进攻草原的计划,同时也在等这批新造的玄机大炮。现在将士们吃饱睡好,精力充沛,战斗意志坚定。接下来,该实现统一草原族的计划了。九月初五。燕王召集三军将士,手捧由叶惊鸿亲自起草的《伐原檄文》,面朝草原朗声念道:“黄天在上,穆燕启禀。”“昔日草原为我云朝友邦,两国建交,互通往来,然草原国君呼赤颜狼子野心,兴兵犯我朝边疆,杀我云朝子民,以至于山河动荡,哀嚎遍野,血流成河,实乃罪大恶极,天理不容!”随着燕王的声音响起,一股奇异的力量从天而降,使得燕王的声音跨越数十万里,直接传达到了草原族的皇宫。国运力量!此时的呼赤颜正在上朝处理国政,听到燕王的声音之后,草原族官员们纷纷变了脸色。喜欢儒道读书人()儒道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