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一生孤注掷温柔阿堵是he吗 > 第〇八四章 至善之利(第2页)

第〇八四章 至善之利(第2页)

上午,子释起来后先绕着营帐溜达了几圈,又远远看了一回倪将军如何操练手下儿郎。

后半夜下了一场雨,草地湿滑,散步时长生始终小心扶住他。接受倪俭操练的卫兵们,摔得全身是泥,往往直接被统领踹到溪水里,引起同伴阵阵哄笑。

这些士兵有西戎人,也有夏人,除了面孔长相不太一样,乍看去,已经没什么分别。虽然经过了东北战场的洗礼,多数士兵还不是十分擅长山地战,蜀州特殊的地形气候也在不断适应中。子释知道,这是故意借着雨后泥泞搞特训呢。

拍拍脑袋,想这些干嘛?眼不见为净,权当看摔跤表演。

活动一阵,喝了半碗粥——野山菌撕碎了煮在里头,好吃得很。

双胞胎陪着大哥散步、看摔跤、吃饭,然后四个人十分自然的围坐在营帐里。子归手边摆好笔墨,《正雅》摊开,翻到头天半途而废那一页,等大哥讲经。

在大哥开口之前,子周偷偷瞥了旁边顾长生一眼。他不是带兵来围攻的么?怎么闲得好像郊游野餐?哼……

子释喝口水,问妹妹:"该哪一条了?"

"第二十八章,《君子箴四》:"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为盗。君子喻于义,见利而思义;小人喻于利,见利而忘义……""

子归越念声音越小,每一句都勾起无数往事,干脆停口,望住大哥。

子释支起下巴,愣了一会儿,看看另外三人,失笑:"怎么这么巧?"

——这一段,恰是当年四个人坐在楚州永怀县花府客房里深入讨论过的内容。

若非子周相当了解大哥这项工作的进度与方式,简直就要怀疑此情此景乃是两个大的精心策划串通预谋,专为了动摇自己。

子释想想:"我记得前头几条写得差不多了,子归你看是不是?"

子归低头数数:"嗯,该第六条了:"君子喻于义,见利而思义;小人喻于利,见利而忘义"。"

"是了,昨儿只补两个训诂,后边刚要开头,便叫阿章打断了。正好,就从这句开始吧。"

书上正文与注释,用了不同的字体。每一段正文分若干条,每条下的笺注又包括三部分:校勘训诂、各家集解、笔者阐发。前两项在补校过程中已完成概貌,现在做的主要是第三项。

子释习惯性的侧着头,边想边说:"君子小人,前文已经辨析过,无需赘述。这句话,一般人理解,无非君子求道义,小人贪钱财。于是大家说着说着,不小心就把义与利分到两边去了。其实圣人早就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君子"见利而思义",是看到好处,要想想该不该拿,没有说一定不可以拿。非要装清高,那就是矫情了。小人也不是完全不懂道义,只不过利益当前,容易利令智昏,于是便见利忘义了。

"——说到底,义与利本身没有问题;君子小人之别,也不在于爱义还是爱利,而在于面对利益的时候,脑子清不清楚,守不守得住原则,管不管得住自己的贪欲。"

另外三个都是听惯子释说话的,很知道他这般开口发议论的方式。他一向人前说话无是非,也就在这三个听众面前,会不加掩饰显露好恶,给出评判。偏偏每当这时,骨头根子里那点书生狂狷文人酸腐气质必定发作,总不肯直着来,定要弯弯绕,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声东击西借题发挥以古讽今皮里阳秋……美其名曰含蓄。

子周早就竖起耳朵等着了。经由子释一手□出来的好学生,恰恰养成了明辨慎思的好习惯。听见大哥发表观点,不由自主就会积极思考,联系实际,结合自身,探寻其中深意。于是他条件反射般想起了西京那些满口道义,实则见利忘义的朝堂君子们,本质上都是小人。

子归提起笔:"大哥,这段写不写?"

"这段?随便说说,开场白而已,不用写。"

"哦……"

子释说得兴起,敲敲桌子:"那么,为什么圣人要提倡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呢?"

——呃?

不能见利忘义,这不是天经地义么?还有什么为什么?

一时连长生都被问蒙了,三个人面面相觑。

说话人把问题具体化:"为什么面对好处,要想该不该拿?而不是能不能拿,想不想拿?方不方便拿,喜不喜欢拿?——进而言之,为什么人非要管住自己的贪欲?"

子释本是个设问,但在他喝水喘气的当儿,子归已经答道:"我觉得……这和"能杀而不嗜杀"的道理,是一样的。管住贪欲,归根结底,就是大哥曾经讲过的:守心。人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贪欲,必定被其反噬,沉沦不得善终。"

另外两人点点头。

"好。也就是说,圣人要大家见利思义,乃因为见利忘义是件危险的事情。注意了,并非追逐利益是危险的,而是见利忘义,即不正当的追逐不应当的利益,才算不能守心,才危险。因为见利忘义后,必定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最后难免众叛亲离,身败名裂。可惜的是,大多数人,看得见眼前之利,想不到终局之危。前人云:"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此之谓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