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这次的行程十分顺利,高速路再也没有出现中断的情况,上午11点的时候,车队擦过原来首都老城区的六环外,来到了他们旅途的终点,首都1号基地!
这是一处位于居庸关西北边的山区,东面就是着名的八大岭古长城风景区,因为这里原来是旅游风景区,所以基础交通十分发达,且没有明显的军用高价值目标,所以在核战的时候并没有被波及。
但是当初的敌国并不知道,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奇迹的西面深山中,有一处保密级别最高的永备地下工事群,其建造时间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60年代。
后来国家因为和苏联关系破裂,为了预防苏修可能存在的战略威胁,国家对这处工事进行了扩建,且因为当年深挖洞广积粮的战略思想,这处工事群的建设工作长达十年之久!
因此工事群的地下面积极大,且各功能区的基础设备非常完善。
因为这个工事原本就是为了应对全面核战争建设的,是战争时期国家领导层的备用指挥中心,所以哪怕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大发展时期,这处工事的设备维护和更新换代工作也一直陆陆续续进行着。
一直到21世纪初期,这片工事群才彻底关闭,但依然是国家战备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正是因为这处地下基地位置隐蔽且设备完善,当初核大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启用并顺利运转,国家领导层也在指挥系统遭受毁灭打击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着基本的指挥能力,为后来的大救援和大建设阶段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之后一年多的大建设时期,因为首都圈变成了辐射区,国家的指挥中心一直坚守在地下基地中,并调集了大量的资源对地下基地进行了深度的现代化改造,还扩建了更多的功能区,许多残存的军工企业也把生产设备转移到了这里。
这处庞大的地下基地也正式命名为首都1号基地,成为了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指挥中心。
而为了容纳更多的幸存群众和军队、军工企业的家属,国家组织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调动了整个首都圈的资源,以原来八大岭西侧大量的中小型村镇和各种楼盘为基础,规划建设了新首都市。
而后来的疫情大爆发初期,为了保住这个重要的战略城市,国家参考了汉斯国的成功案例,围绕新首都市和周边大片未被核污染的土地,第一时间规划建设了高大的隔离墙,且是分层次、分区域建造的,后来这里就改了名字,叫首都基地市!
这应该是全国,不,应该是整个亚洲最大的基地市了,或者叫基地城市群更加的贴切,比长城还要雄伟数倍的高大隔离墙拔地而起,将广袤的土地保护了起来。
国家基建狂魔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无数的资源和人力投入,换来的是史诗般的坚城,或许也只有高原的拉萨基地市能和首都基地市相媲美。
其实1号基地和首都基地市的建设工作一直没停止过,不管是地上还是地下,各期工程始终在持续规划和进行着。
1号基地的地下建筑其实早就和首都基地市相连通了,几十台盾构机夜以继日地开拓,让首都基地市的地下空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深。
可能就连当初的工程设计人员都不会想到,他们最开始的规划比起现在的首都基地市的规模而言,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张云龙站在宽大的双向16车道右边的应急车道上,眼神呆滞的看着不远处高大的钢铁闸门和四五十米高的雄伟隔离墙。
他感觉自己站在一个无限长的高大水坝下面,面前就是水坝的泄洪口,高大厚实的闸门就像一张巨兽的血盆大口,随时都会把他连同旁边的重型装甲突击车一口吞下!
张云龙从来没有去过1号基地,就连照片都没见过,所以突然看到连战前都不曾见过的雄伟壮观的建筑奇迹,对他这种“土老帽”的震撼可想而知。
原本他以为的1号基地就是一个建在深山老林里的秘密军事基地,最多可能就是地下建筑比较牛逼,但地上建筑就像那些火箭军的基地一样,只有几处伪装性的低矮楼房,怎么也想不到会有如此雄伟的城市群!
刚才在高速上,他坐在车里从远处看还感受不到,现在站在高大的城墙下,唯一的感觉就是自己的渺小。
还没感慨完国家力量的强大,从基地市的入口处就驶来了一辆猛士车停在了车队前面。
从车里下来了一名陆军少校,他快步走到张云龙面前,看了看长长的车队,一丝惊讶之色在他的脸上一闪而过,但神色很快就恢复如初,并主动向张云龙敬了个礼。
张云龙也立刻回礼,少校放下手后问道:“您就是张云龙张队长吧?宋副司令派我过来接您,杨博士那边的申请我们也收到了,等一下你们的车队就跟着我的车走,咱们穿过南城区后直接进地下隧道,麻烦您通知车队的人,请不要随意在城区下车,也不要从车窗里乱丢东西,毕竟你们刚从外面进来,基地里有专门的隔离区,等到了那边交接完样本后再办理隔离手续!”
张云龙立刻点头同意,并第一时间用对讲机交代了注意事项,然后车队在猛士车的指引下快速穿过了三道隔离墙的闸门,进入了繁华的首都基地市。
望着车窗外的车水马龙,张云龙有一种穿越到了和平年代的虚幻感,与其他基地市或萧条或忙碌的景象不同,首都基地市的热闹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祥和。
路上不仅有很多没有经过任何改装强化的汽车,还有脚步缓慢的行人,似乎他们的人生并没有受到战争和疫情的影响,依然过着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
除了街边不时出现的宣传海报和各种标语外,张云龙在这座恢弘的城市中没有看到任何战争的痕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因为市区里有限速,车队的速度并不快,足足开了半个多小时才进入了一个有卫兵把守的隧道口,经过简单的登记后,车队继续前进,然后张云龙就发现车子开始走下坡,而且坡度逐渐增大。
又开了二十多分钟,车队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军用车辆,也有不少民用车和改装车,明显是一个大型地下停车场。
喜欢末世沧桑路()末世沧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