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玙想了一转。
“啊,朕记得?他?,家穷,但少有大志,邻居富户把女儿嫁他?,才能入京考学,竟是一举中第?,在韦坚手下做过支度判官,很是谨慎能干的一个人哪。”
李倓没想到李玙连个从六品的侍御史都记得?名姓来历,颇有点意外。
李玙调侃。
“怎么?这点功夫你都不舍得?下,往后如何理政?别看太上皇七十二岁了,你写封信去问他?吕諲是谁,他?定然知道。”
李倓没敢立即接话。
李玙的目光笃定且包容,令他?觉得?既无处遁形又十分安全。
“阿耶新君登基,朝中文武官吏还不足三十人,不论?本地幕僚还是各处投奔来的文武官员,都必须尽快提拔。但朔方、河西两处官员盘根错节,久有恩怨,各成派系,有王忠嗣留下的老?人,亦有哥舒翰、郭子仪的亲信,您通通一视同仁,恐怕他?们都觉得?不平。”
“嗯,想的很周到。”
李玙倒了杯热茶慢慢饮下。
“潼关大败后逃散出来的王思礼、李成光当初都从朔方起家……如何安置,朕是应该加以?区分。还有呢?”
“方才说的是将,其实更要紧的是兵。”
李倓娓娓道来。
“郭子仪的五万朔方军,名义上属于中枢,实则仍由他?自?决。所以?阿耶登基后立即设立元帅府,令大哥做天?下兵马元帅。这支军队,才真正是阿耶的班底。这一个多月,大哥整合了灵武两万兵,太上皇分出的六千禁军,大姐收拢的三千潼关散兵,再加周边州府陆续投来的新兵,林林种种,凑了也有五万人。大哥勤谨,日日练兵不辍,这五万人当能拧成一股绳子。不过,原本的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及左骁卫皆已?有所损耗,而其他?人马并无名号。儿子以?为,如能组建新禁军,重设军号,便可?打?散各人原有来历,聚合士气,效忠新君。”
李玙听到这里?,放下茶杯长长地叹了口气,唏嘘道,“可?惜你也行三,军情紧急,朕无余力考察你们几个。”
李倓面色顿时一紧。
“阿耶,儿子不想。”
李玙失笑。
“谁不想?那他?就是个傻子,你不傻。去罢,拟几个军号,把方才那番话向你大哥说一遍,叫他?操办。”
马尾村。
密林树冠与天?空的交界线渐渐模糊,雾霭四?散,把远近景物全涂抹成灰蒙蒙的色调。潮湿的晚风掠过溪草吹往村落,却在窗前被堵住了。
室内火光萦绕,一众女眷团团包围,环绕着?一个小小的生铁火炉,炉子上架着?茶水,炉灰下埋着?板栗和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