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戏文(一)
没过几日,宫里传出一道旨意:令侍读学士王鏊进詹事府少詹事。
王鏊此人年少聪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成化十一年中殿试一甲第三名,人品贵重,极富才名,是弘治年间有名的正直清廉之臣。
虽然和张天瑞一样四十七八岁。但王鏊的仕途显然耀眼的多。
没办法,和王鏊放在一起讨论的是谢迁这样的人。
因为成化十一年这一科的状元正是现如今的阁老重臣——谢迁。
且当年谁是状元、谁是探花这事还有得论呢。所谓‘文让王鏊,貌让谢迁’,说的正是此事。
王鏊八股文制义的辞令之妙冠绝一时,当时连中解元、会元,名气大得很,仿佛状元也是十拿九稳了。后来唐伯虎都称赞他: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只不过到殿试的时候,状元却是谢迁。
本来也没啥,但事儿就出在这谢迁太帅了。
谢阁老年轻的时候仪表堂堂,长相俊伟,哪怕现在岁数大了也是老帅哥一枚。
这就不免让人说三道四。于是人们说:文让王鏊,貌让谢迁。
除了文章一绝之外,
王鏊在品德方面的评价也很高,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甚至到了有点沽名钓誉的地步。
比如,他和朱厚照的外祖父,皇后的父亲张栾有些姻亲关系,这是在张栾显贵之前就有的。
等到张栾封了寿宁侯,王鏊就不与他来往了。
意思就是:我王鏊不是攀附显贵的人。
这就是个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贯彻到底的人,一个老头儿,一个硬得像石头一样的老学究。
“于乔(谢迁字)的意思,殿下背后有高人?”
太子出阁读书一事终于有了解,这两个老头也偷得半日空闲,寻了一处亭子,煮酒品茗,做点风雅的事。
当然,朝廷里的事还是要拿出来论一论的。
谢阁老仪态端正,有古君子之风,偏生一张会侃大山的嘴。
“此事其中曲折,济之(王鏊字)刚刚也听了,难道济之相信这是一个七岁孩童的智慧?若不是对陛下与臣子之间的关系拿捏的巧,这事儿如何能成?”
王鏊是个直人,但不代表他不懂政治,不然也当不了大官。
然而,他们两个自己心里又很清楚,东宫那边,说到底就那些人,
太子殿下又刚七岁,哪里有什么神秘人物在背后。
因为难解,所以想解。
而一旦真有这样的人物,凭借对朝局这样的掌控能力,真不知之后会发生些什么。
亭外一袭秋风吹来,吹起官袍的衣角。王鏊伸出胳膊挡了挡风。
到此时他才明白,谢阁老哪里是和他来谈笑风生,大概是知道陛下给自己升了官,以后与太子的接触就多了。
“济之,此番陛下升你为少詹事,徐首辅包括内阁都是一致同意的。济之的才德陛下都是嘉奖过的。就是殿下近来变化不少,济之或许可以寻机一探究竟。”
“我听说殿下这次既孝且忠,殿下这样年幼却有这样的品德,于乔也不必过多忧虑。”
“忧虑倒也不是……”谢大帅哥笑了笑,“只是确实很好奇。”
“哈哈。能叫于乔好奇的事,那我也要去见识见识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