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do;
中国的乡村布局就是审美布局。
而乡村之为乡村,乃是城市的参照。
乡野,乡土,乡村,这些简单的汉语词汇向我们诉说着多少美妙。我们多姿多彩的审美传统,穿越时光抵达今天,紧紧环绕着、包裹着这个&ldo;慧核&rdo;。城市有许多美好,创造着财富和荣耀,却也制造欲望与无聊的大面积循环。城市制造欲望,乡野消解欲望。英国的乡村、法国的乡村、德国的乡村、俄罗斯的乡村……欧洲的城乡格局真令人心动。
这心动源于我们固有的审美内核:乡野。
伟大的五柳先生,深深懂得动植物的&ldo;朦胧的欣悦&rdo;:
&ldo;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rdo;
&ldo;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rdo;
辛弃疾则感叹:&ldo;一丘一壑亦风流。&rdo;
小路、田埂、拱桥、竹篱、野花、飞鸟、黄昏、夕阳、云彩、月亮、星星、炊烟、麦苗、稻浪、山峦、平原、草场、溪流、湖光、雨滴、雾霭、瑞雪、蛙声、鸡鸣、犬吠、人喧……
哦,还有那漫山遍野的&ldo;嗡嗡嗡&rdo;的油菜花……
所幸这些汉语中的美词,尚未退出我们的视野。
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显然不是为了消灭这些美词。
早在若干年前,费孝通先生就强烈呼吁:乡土中国应当成为城市中国的参照!
中国的乡村不仅意味着十八亿亩耕地,她更是一个巨大的审美符号,民风民俗的符号。她以其自然辉映城市,以其朴拙挑剔城市,以其广阔的酥胸包容城市。
城市与乡野,相异而相融。
曾几何时相异凸显,城市对乡野翻着白眼斜眼。现在是到了再度融合的时候了,彼此青睐,城乡共荣:指向高空的钢筋水泥向辽阔而松软的、生机勃勃的大地致敬。
每一个长居都市的中国人都有类似体验:城里楼里待烦了,乡下走一遭,瞧瞧风是怎么吹的,草是怎么绿的,山峦是怎么起伏的,麦浪是如何翻滚的,乡亲是如何串门的……
&ldo;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rdo;
乡野之朴拙收缩欲望之膨胀。
欲海无边,回头是岸。
&ldo;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rdo;
这一节就不用归纳了吧。
下面是本文的结束语。
古代文人有品读前辈的传统,历朝历代,闪烁着真知灼见。有三言两语的,有长篇大论的。从孔子删诗、王逸注《楚辞》,到《汉书艺文志》,到《文选》、《诗品》、《文心雕龙》、《避暑录话》、《苕溪渔隐丛话》、《香山诗话》、《六一诗话》、《东坡志林》、《容斋随笔》、《人间词话》……曹雪芹有《废艺斋存稿》,可惜已不存,而《红楼梦》中有黛玉湘云宝钗的精彩诗论。现当代的诗论、文论则更多更广泛更系统。可见品读文化先贤是延续华夏文脉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