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写不了这么多剧。”
李昭说。
陈启志跟他小声说:“对面是广电的领导,你别给脸不要脸。”
领导一走,陈启志立刻兴师问罪:“听说你不想呆北京了,要去西藏养老?”
李昭不知道这谣言从何而来,为什么地方都帮他选好了,从大理到西藏,蓝天白云,空气也好。哪像北京,干燥、空气差,没几天就要去洗一次车,房价也贵得没天理,但他还是要待在这里。就像那些小剧场的演员们一样,哪怕没几个观众看,也要一直演下去,才能获得机会。
陈启志意外地不像个黑心资本家,宽容了一些:“你要休息几天也不是不行,我也理解你现在心情挺差。不过毕竟他已经……你还是要往前走。”
李昭没明白他在说什么。
陈启志也没有再解释,其实他觉得李昭已经挺能往前走了,这才多长时间,真是有能耐,能找到跟梁泊言那么像的小年轻。
“对了,那个梁占怎么样了?”
陈启志突然提到梁泊言的化名,“我老师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点挂念他,念了好多次,都发生了医学奇迹,开始说话了。”
他话说得委婉,其实挂念梁占的,不仅仅是他的导师许耀军,他也时不时想起来,有机会再见一次也不错,能想起旧友的模样。不知道梁占会不会喝酒,知不知道威士忌的年份是什么含义,精酿啤酒和普通啤酒的区别,红酒有哪些产地。他以前在酒桌上这么考别人,梁泊言会骂他有病,让他喝完赶紧闭嘴。
而许耀军的理由则不同,许耀军说,梁占是他以前一个学生的儿子,学生英年早逝,他总想帮衬一下。陈启志也不知道自己导师都中风在家休养了,还能帮衬什么。
李昭说:“他挺喜欢唱歌的,最近在跟人搞乐队。”
“那什么时候演出,我去参观一下。”
陈启志又开始许诺,“如果唱得不错,我也能给个主题曲唱唱。”
他其实这么胡乱跟许多人说过,但李昭听得又不太高兴。
李昭想,几面之缘,陈启志就注意到了梁泊言。
“陈总可真大方,”李昭说,“看来他挺让你喜欢的。”
“他眉眼很像梁泊言。”
陈启志也没藏着掖着,直言道,“长相就算了,气质也挺像。”
“哦对,你跟梁泊言也挺熟。”
李昭说,“梁泊言人怎么样?”
陈启志顿住了,他倒没想到,李昭会问他这个问题。
提到梁泊言的时候,李昭对他总是有莫名敌意的,话不投机,从来说不了几句话,仿佛他们这些酒友是祸害梁泊言的罪魁祸首。而他从影视圈的人口中听到的,又是李昭总是作为那个散布者,发表一些对梁泊言没什么好处的传闻。
“他人挺好的。”
陈启志说,“很……心态好的一个人,对朋友也很好。从来不抱怨运气,也从来不摆明星的架子。”
他以前是不那么瞧得起歌手的,会不怎么尊重,总是起哄让人家唱一首。梁泊言不给他面子,但又能很圆滑地把事情给圆过去,不知不觉间他就没再这样过了。酒席之上,醉意上头时,很多人都会趁机开始谈生意谈人情,梁泊言从来没有问他要过什么好处,他好像真的只是沉迷在酒精里,想要喝醉,想要不清醒。一个歌手,原本不该这样不保护嗓子,但他没有去劝过,他其实是后悔的。
唯一的一次,其实是因为李昭。梁泊言说,自己的朋友是编剧,需要让陈启志给一个机会,跟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是亮的,于是陈启志答应了。但李昭似乎根本不知道,于是他也没打算说。
“但到了舞台上又完全不一样了。我去过他的演唱会,是他给的赠票。有首歌的舞台灯光是蓝色的,他那一身表演服也全是蓝色的亮片,真是晃眼睛。听起来就像蓝色的星星落在地面上。”
陈启志哼起那一段旋律,走调跑音,难听至极。
李昭觉得并不该是星星,那太小了,还应该更大一些,也更亮一些。
“快到中秋节了。”
李昭突然说。
“你这也太快了,不是端午节才刚到吗?”
“差不多吧,就那么些天。我这些天一直都在想,为什么人类明明登上了月球,发现那里跟古代幻想的完全不一样,但还是会对月亮憧憬?”
李昭说着问句,但又并不像在提问。
陈启志来了兴致,煞有介事地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因为那都是美国人造假的骗局!阿姆斯特丹根本没有登月,都是在地球上完成的特效!”
“你他妈……”李昭骂了脏话,终于停住这个略显矫情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