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那粼粼的波光显得风情万种……它静谧又温柔。死亡给了他极大的赦免,使他四顾的目光都更轻松自如,也更单纯无挂碍了,这让他只能看见美。残荷是漂亮的,他剥开莲子的时候懒得去芯,所以那味道也应当是好吃的清苦,实在是令他很想念的,他要留在这片湖水里……这多么好!这是他对人世的一部分幻想与贪恋。但走到湖边的时候,他却又迟疑了。那湖边不仅有断碑,也有新的纪念碑,因为在这里自沉的不止一位。有前朝的文人,有愤怒茫然的作家,甚至也有过殉情的姑娘,他就站在碑文的前面,这碑是以前就立的,他们搬过来的时候也不曾推倒,还是他说觉得没必要,所以留下的。徐慎如犹豫着想,他能够留在这里吗?他在很大程度上笃信科学,其实是不怎样相信人死后还有什么魂魄的,但此刻将要赴死了,却难免人之常情地变得思绪万千起来。他真正是耻于与前人并列的,他何能与那些人并列呢?他今生已经是空空如也、一事无成的了,最后又是一个这样的结尾。昔年多少轻狂事,如今不过梦境也似,于国家也好,于故旧也罢,再论及央大,他也无一处能全然无愧的。答案昭然若揭,如果真有接受审判的那一日,他亦不敢说自己值得这湖边一行碑文,甚至连“试图衡量自己是否值得”这件事本身,都显得何其僭越。徐慎如忽而嘲讽自己真是个俗人,从前最爱笑话古人总担心什么青史竹帛,向来声称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为何事到临头,竟然这样落入俗套呢?这可真是……对于死亡本身,他没有什么顾虑。对于死状,他也没有太多顾虑,毕竟死状是凄惨还是凄美,既然事主已经都死透,伤的也不过是活人的眼睛罢了,跟他本人实在无甚干系。他只需要在今夜干净利落地了结自己,免得受平京警察局的审问,顶好是被人家当成畏罪,这样也省得再千辛万苦地去抓什么首犯,这无休止的风波真让他厌倦又不耐烦。开一个追悼会罢了,哪有什么首犯可言呢。只希望自己别再有什么追悼会,再弄出新的首犯,这才是正经——不过他的名声一向很杂,没有顾春嘉的干净,所以这一点倒不用担心。思绪是飘忽的,他想水会不会太冷呢?当然即使太冷,这也不会成为他贪生的理由。投水似乎是一个很传统的死法,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如此自戕的数也数不清,他一生不大敢以传统读书人自矜,传统读书人也很目他为不学无术,没想到唯在死法上倒差点忝列其间……不过,也只是差一点。徐慎如最终还是离开了,理由显得荒谬,但又如此现实:他终是缺乏与前人同列的勇气,而不敢留魂魄在这湖水里的。他如今赴死,所求也不过是片刻的安宁罢了,倒不如还是回家去……那么,今年便终究是没有莲子可尝的了。人物设定五十问·徐四的部分问卷原作者叶汀芷基本设定类。1谈谈人物的姓名及其意义,ta喜欢这个名字吗?本名徐若冰,就是字面意义。他有字的,和哥哥姐姐一样是君x,排到他这里是君持。后来改的徐慎如,没什么特殊含义,是以前写革命传单时随手编的马甲。或许是根据本名来的?但徐四其实不很在意这个,他不用字是因为觉得没必要,改名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毕竟谁年轻的时候行走江湖没有过3458791个马甲呢(笑)2人物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这给ta带来怎样的影响?显赫的末代文官世家,一直不受祖辈喜欢,但因为会撒娇意外被父母宠爱。最大影响是经济上的异常宽裕,俗称败家子,一个月能花掉大哥半年花的钱这样(再有就是奇特的反向影响。他对高贵古老、显耀祖宗,清誉名望和亲人家属一类意象都并不存任何敬畏,因为离得近,所以任何这类大的词汇的光环都褪去了,本能对此持审视和尖刻的态度。3人物的受教育经历是怎样的,ta对此满意吗?是在国外读了高中大学和2个phd,第一次读的经济学毕业,法学读了一半就去专职搞事了,以至于经常被旁人cue没毕业。满意度还是很高的,反正学位只是为了将来用的,既然要做的事已经有了,能少写半篇(本来就写不出来的)论文有什么不好(。4人物的生活地域对ta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小时候随父在任,是在长江中上游一带长大的。影响就是,学会了吃辣和抗冻(……)出国是在四季很鲜明的海岸线附近,冬季暴雪停电,夏季路面爆裂。还在很热的沙漠地带待过。大概是使性格变得更浪而且野了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