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我的强国梦作文450字六年级 > 第181章(第1页)

第181章(第1页)

而现在,湖南的暴乱,是的,中央已经给其定性了,就是暴乱。这次暴乱给了中央政府树立权威的好机会,必须要以雷霆的手段给各省做个警告,通俗地讲,就是杀鸡给猴看。

前面已经说到,湖南是比较早宣布独立的,也是最先派兵援鄂的省份,但省内的会党、新军、旧官僚、立宪派混杂,关系极为复杂,而且矛盾由来已久。

革命之初,革命派与立宪派准备合作,一起跟清政府摊牌时。立宪派便旗帜鲜明地表明,即使清政府是没有救了,但也不至于每个人都要背着一包炸药冲上去玩命,应该用文明的方式&ldo;革命&rdo;,即所谓&ldo;文明革命&rdo;,&ldo;换旗换印&rdo;。而革命派哪里肯干!他们为什么要革命?目的就是要把清政府推翻!这种&ldo;换主子不坏尊卑秩序&rdo;的思想显然不能为革命派认可。

于是,湖南的会党领焦达峰、陈作新策反新军,动起义,当上了正副都督。而立宪派则召开咨议局,要成立军政、民政机构,要搞省宪法。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限制焦达峰的都督权力,与焦达峰争权。但他们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手里没有兵。

而焦达峰却给了他们一个机会,由于焦达峰是会党出身,一当上都督,会党群众闻风纷纷投效,出入都督府的人川流不息,要求安置者,应接不暇。焦达峰也讲义气,来者不拒,一下子组织了四个镇的部队,但这些仓促成军、手握大刀长矛的部队是根本无法打仗的。焦达峰还是太年轻了,虽然有值得提倡的忘我的革命精神,却丧失了应有的革命警惕性,他不顾自身安危,把四十九、五十两标亲信部队都派到了湖北,支援湖北作战。

于是,悲剧生了,立宪派勾结在权力分配上对焦、陈不满的新军反动军官梅馨利用湘军援鄂、省垣空虚之机,动了叛乱,先伏杀副都督陈作新,然后涌至都督府。焦达峰凛然步出府门,叛兵蜂拥而上,焦向叛军晓以大义,叛兵不听。焦从容不迫地说:&ldo;你们要怎么办?&rdo;叛兵说:&ldo;要杀你!&rdo;焦达峰斩钉截铁地说:&ldo;要杀就在这里!&rdo;言毕,他向高悬在旗杆上的大旗行了一个军礼,以蔑视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昂然挺立在都督府的前坪。叛兵一阵乱刀,将他砍死,年仅二十四岁。

唉,又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了,肖志华为此嗟叹不已。同时,也为他敲响了警钟,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绝对大意不得。而对于此次事件的处理,他坚持用强硬的手段进行残酷的镇压。

这是立宪派勾结反动军队进行的一次反扑夺权,必须坚决彻底地予以反击。尽管新上任的湖南都督谭延闿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对临时政府表示了足够的恭顺,并假装正经,一面扬言追查凶手,一面盛敛焦达峰,礼葬于岳麓山,并要为其立铜像。更有临时政府中的立宪派为其大说好话,试图使临时政府承认这一既成事实。但肖志华的强硬,宋教仁的支持,复兴会的统一意见,终于将其定性为暴乱,予以坚决镇压。

湖南暴乱之所以被高度重视,是因为这件事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作出了非常不好的榜样。对持不同政见者,煽动其下属反叛作乱。如果此次不加以震慑,以后各个地方很可能会起而效仿。临时政府绝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多次出现,而严酷镇压就是树立政府的威权的最好办法。

第一百零一章都有压力呀!

河水已经解冻,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大地从冬寒里慢慢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楂上,又野性茁壮地抽出了嫩芽。不久,它们就会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生长起来。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淡淡的花粉青草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谁,都会把嘴张大,深深地向里呼吸,象痛饮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然而,段祺瑞却没有这么好的心情,骑在马上,从信阳至武胜关的路上,他一直绷着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虽然对袁世凯最后的决定感到很失望,可段祺瑞是个心思缜密的人,眼光看得也比较远。或许北洋军拼力死战,能拖延革命军前进的脚步,能给革命军造成不小的麻烦,但最终的结果不会改变。革命军会越战越强,越打越多,而北洋军的人员、饷械、枪弹将逐渐枯竭,满清已经没有力量将战争长期支撑下去,北洋军最后只能不战自败。

无奈的选择,也是最现实的选择,趁着北洋军还有些力量,为每个人都谋一个出身,得个好结果。如果顽抗到最后,惹恼了革命党,下场就会与张勋一样,被扣上几顶大罪的帽子,一根绳子再加一个小木盒就是归宿。

但事情往往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起码北洋军现在就有些军心不稳的迹象,这让段祺瑞很尴尬,也很恼火。其实这也是以冯国璋为的北洋将领们自找的,这些家伙多少还存在着不满和傲气,对革命军提出派遣政治委员的建议进行了联合抵制。革命军也不勉强,就让这些部队驻扎于信阳城外,继续调兵遣将,一边保护铁路线,一边将辎重物资频繁运往北方。而北洋军被晾在一边,日子却更不好过,解散北洋军的谣言开始流传开来,加上北洋军与革命军血战多时,心中多少存有疑虑。于是势倾一时的北洋军,内心既失望又害怕。本来北洋军归附之前,与革命军还有一个协议,说明&ldo;南北汉军将士各享其应得之优待,并不负战时害敌之责任&rdo;。但革命军政治委员被拒,索性并不公开此协议,而北洋军官向士兵的解释又得不到信服,群情汹汹,竟有兵变之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