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说:&ldo;请问夫子,吴国和越国作战,得到一节骨头,足足有一辆车长,这是什么骨头呢?&rdo;
孔子:&ldo;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却迟到了,大禹盛怒,就把防风氏杀死,陈尸示众。他的骨头足有一车长。我知道孙将军大约是舜的后代,先祖乃是齐桓公时的公子陈宪,后来赐姓田的吧?如果没有说错的话,齐国声名赫赫的司马禳苴将军是你的叔父。司马禳苴集结三军,齐王宠臣庄贾迟到,被司马禳苴将军腰斩了,我想,这便是继承和仿效了大禹的作法。&rdo;
孙武肃然起敬:&ldo;夫子真是无所不知。&rdo;
孔子:&ldo;不要这样说。我一向有四条禁律律己:&lso;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rso;我的确是不懂排兵布阵的,而且,我很少谈到&lso;利&rso;,谈到&lso;利益&rso;的时候,也要和仁德联系起来,不像你一样言必称兵家之利,讲用兵之诡诈,对于诡诈之道,我是不敢恭维的。&rdo;
孙武知道两位圣贤不愿谈兵,可他不想失掉这样一个切磋的好机会。便笑了笑,道:&ldo;孙武孤陋寡闻,可是在见到二位长者之前,便已经仰慕二位的学问。我知道孔子提倡周礼,倡导仁义,我也知道老子崇尚清静,主张无为而治,二位的主张似乎与孙子兵法水火不容,其实不然。&rdo;
老子说:&ldo;将军这里说到水火了,知道世上有水火,刚柔,阴阳,上下,天地,还要知道在有天地之前,就有一种东西无声,无形,独立存在而永远不变的,循环往复而永不休止。我实在不懂得这种东西叫什么,勉强把它叫做&lso;道&rso;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宇宙间这四样大的东西,人是其中之一。人呢,要遵循地的法则,地要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己生成的样子。将军,我所说的这些,恐也于你无益,我还是趁这夕阳将尽的时候,赶路吧。&rdo;
童仆牵了牛,走过来。
孙武向老子作了一个揖道:&ldo;先生,请小坐片刻。孙武实在是从您的学问中,取得了不少的东西,用于兵法韬略的。&rdo;
老子:&ldo;说与我听。&rdo;
孙武:&ldo;您主张善于当统帅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将军不发怒火;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待交战。&rdo;
老子:&ldo;是的。&rdo;
孙武说:&ldo;孙武之理想的用兵境界,乃是&lso;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rso;说到底,便是不用兵车,而全胜敌人之兵。孙武难道不是对先生的学问有所借鉴么?&rdo;
老子:&ldo;唔,有些意思了。&rdo;
&ldo;先生您还说&lso;灾祸没有比轻敌更大的&rso;,您说&lso;驻扎军队的地方,长满荆棘;战争之后,一定是大凶的灾年&rso;。&rdo;
老子惊讶地说:&ldo;唔,没想到将军熟知《道德经》,将军无书不读么?&rdo;
孙武:&ldo;先生和孙武,都是遵循天地自然法则的啊!孙武从来都是告诫君王慎战的,战争乃国家生死存亡之大事。&rdo;
老子:&ldo;我们可以谈下去了。可是孙将军你是主张全争于天下的,我则主张不争,这是根本不一样的。&rdo;
&ldo;是呵,不同的地方,就让它不同,相似之处互为鉴借,老子之所以为老子,孙子之所以为孙子。&rdo;
孔子说:&ldo;我知道将军之所以为将军了。但是我不知道我可以和你切磋什么?&rdo;
孙武:&ldo;夫子您编撰的《易传》,我粗略地读了,比方说其《易&iddot;同人》九三,说&lso;军队要隐蔽在草莽之中,抢先占领有利的制高点,让敌人元气大损,三年无法恢复&rso;,这不正是谈兵么?可惜,戎马倥偬,孙武对《易》不甚了了,今日正好请教于二位长者……&rdo;
童仆又牵牛走近,对老子道:&ldo;先生,天色将晚,我们该上路了。&rdo;
颉乙拦住童仆:&ldo;努,你没见三位大师谈兴正酣么?&rdo;
老子对童仆挥了一下手,道:&ldo;将军博采百家而成一家之言,而又如此谦谦,真是大成若缺,大盈若盅,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倘若将军再能懂得并且做到清静无为,真可为天下之首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