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好!好!好!&rdo;孔子听到这里,心中非常高兴,不由自主地合手夸赞起来。停了一下,他又说:&ldo;作为人子,在孝敬父母上都有哪些礼节,我想请先生重点说说。&rdo;用两只笑眯眯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老聃,他简直是高兴得有点入迷了。
&ldo;这个,能不能说好,我也试试。&rdo;老聃先生说,&ldo;周礼的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是尊尊,亲亲,宽厚,仁慈,爱民,和乐,勤谨。孝敬父母,既是尊尊,又是亲亲。作为人子,孝敬之礼,为数不少,我只能择其要者,予以罗列。子女对父母应该做到,&lso;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rso;(严冬温暖被褥,酷暑清凉床席,晚上铺整床铺,早晨起来问安)。&lso;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为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rso;(见父的朋友,父不叫近前,不敢近前;父不叫退出,不敢退出;问你话,就答话,不问你话,不要言声)。&lso;出必面,反必告,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rso;(外出向父母告辞,归家向父母告回,出门远游,要使父母知道所去的地点,学习一样东西,必须专心专意,学出成绩,做出结果)。&lso;居不主奥,坐不中庸,行不中道,立不中门&rso;(与父母同住,别占尊贵的主房;与父母同坐,别占正中的尊位;与父母同行,别占正中的道路;与父母同站,别站门口正中)。&lso;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rso;(父母在,子女孝意未尽,不许随便为别的什么去死,不该有自己的私财,财产即然归你,也应看成是父母的)。&lso;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rso;,&lso;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rso;,&lso;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rso;(有孝心的儿女应对父母有深爱,对父母有深爱之心,在父母面前必然和和气气,满面悦色,一脸好看的面容,不故意拿难看的脸叫父母看。行动之中不忘父母,言语之中不忘父母。不以恶言对待父母,不用自己骂人的言语去激怒别人而使父母挨骂)。&lso;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rso;(孝顺的子女,对待父母最重要的有三大方面:父母在时,要养护,父母死时办丧事,丧事过后不忘祭念。养护父母,可以见他的孝顺;办丧事时,可以见他是否悲哀,对父母有没有真正爱心;祭念之时,可以见他对父母有没有敬意。做到这三大方面,是孝子的最好行为)。&rdo;
孝聃先生说到这里,停下来,定定地看了一眼孔子。孔子异常兴奋,连连点头,一脸钦佩的笑容。&ldo;好!好!好!&rdo;孔子再次合起双手,&ldo;请先生把这段话再说一遍,再说一遍。&rdo;如饥似渴地请求说。
老聃先生应求,又将上面那段话语说了一遍。直到说得孔子脸上现出满足的神色。这个时候,老聃先生话题一转,接着茬又往下说:&ldo;有人会说,周礼上关于如何尽孝规定得那样具体;关于父母如何疼爱儿女的为啥写得那样少呢?这个,不说也知。因为,除极特殊情况外,天下父母几乎是没有一个不疼自己儿女的。他们比子女早到尘世一步,是当然的自知怎样疼爱的。父母疼儿女,是天然性的,是天叫他那样,是必然那样,是不由人儿;儿女孝敬父母,是回报性的,是回过来报应。如若将礼彻底废去,完全任意去做,父母也不会不疼自身生出的骨肉,何况他们将来都需儿女的回报;至于儿女则不尽然,因属事过之后的回头答报,有品格者,有真情者,则是有问必答,有恩必报。无品格者,无真情者,则是一省了之,不答不报,溜之乎也。疼爱最真父母真,恩情最深父母深,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是天然的,是伟大的;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也可以叫做天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天然还要更进一步的,是更加伟大的。孝是立身之本,是可以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伟大的,这和&lso;爱黎民者伟大,爱黎民而不爱黎民中的自己的父母者不是真伟大&rso;的意思是一致的。孝不光是立身之本,而且是和安家、安国、安天下紧紧连在一起的。周礼上说,&lso;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达,百志达故礼俗成,礼俗成则然后乐&rso;,就是这个意思也。&rdo;
&ldo;好!好!好!好啊!&rdo;孔子高兴得几乎坐都坐不住,简直就要拍手喝采了。接下去,他又向老聃先生提出好些礼的问题,让他解答,如祭祀礼、朝拜礼、婚礼、丧礼、聘礼、燕礼、冠礼、射礼、亲友来往礼、男女授受礼,甚而至于经商买卖礼,街巷外众礼等。老聃先生一一做了准确、明白、生动而圆满的答复。致使孔子心满意足,如愿以偿。
南宫敬叔向高兴得几乎入迷的孔子使个眼色,意思是&ldo;咱们该回去了&rdo;。孔子会意,抽身站起,拱手向老聃说:&ldo;先生,你累了,我们该回馆舍了。明天再来打扰,我们先回馆舍吧。&rdo;说着要走。&ldo;呦!你咋能说出要走的话呢?不能走,在这用餐,在这用餐。我已安排好了,恐怕午餐已经备好了。&rdo;老聃先生挽留他说。孔子执意要走。老聃先生执意挽留,而且说:&ldo;你们要走,我会生气的。&rdo;孔子见老聃先生这样地以真诚的态度留他吃饭,也就不走了,十分高兴地重新坐下来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仆人们利利索索地将饭菜端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