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秦帝国风云录0.1折 > 第323章 咸阳的挑战(第1页)

第323章 咸阳的挑战(第1页)

第323章咸阳的挑战

宝鼎无意回咸阳,更不想陷入风暴的漩涡,即使要出面挽救危局,他也要站在漩涡的外面。

这时候返回咸阳,必将陷入咸阳宫和本利益集团的夹击之中,到时他将十分被动,进退两难,相比起来,倒不如在中原进行远距离斡旋,这样他始终掌握主动,即使秦王政或者老秦人,抑或熊氏外戚打算借机把他拉进漩涡,他也可以从容应对。

宝鼎回书,我曾与大王相约,中土不能一统,我就绝不回咸阳。他以此为借口拒绝了秦王政,但心里却是惶惶不安,咸阳的紧张局势让他彻夜难眠。

护军府官员和中原军政官长们也是一样,忧心忡忡地关注着咸阳局势的发展。此刻咸阳的权力博弈已经到了刀剑相击的阶段,博弈双方互不相让,继续斗下去,最终肯定是两败俱伤之局。

梁囿行辕里,宝鼎深居简出,讳莫如深。赵高、魏起、曝布等文武官员多次出言试探,但宝鼎始终沉默。

蒙武、杨端和、章邯、隗藏等中原军政官长频繁进出行辕,以各种借口打探宝鼎对咸阳局势的态度,但宝鼎闭紧嘴巴,就是不说话。

很快,河北的公子扶苏和王贲,东南的昌文君和甘罗,江南的武安侯公子腾也纷纷来信,劝请武烈侯及早出面干涉咸阳政局,以免形势一发不可收拾。宝鼎拒绝回信。

秦王政再次来信,再次督请宝鼎返回咸阳,但他在信中还是没有提到咸阳局势。宝鼎回书,赵燕齐楚四国的局势正在急剧变化之中,中原形势旦夕有变,此刻他实在是不宜返回咸阳。

这天,范增第三次抵达大梁。这一次,他的身份变了,是楚王负刍的特使。

双方就新盟约的缔结做具体磋商。宝鼎受咸阳委托,全权负责新盟约的签定。此事关系到两个诸侯国的利益,按道理应该由咸阳中枢负责,但现在咸阳政局动荡,秦王政和中枢也没心思关注此事,再说新盟约其实也就是在老盟约上做一些改动,而改动部分主要牵扯到中原利益,所以秦王政便干脆把此事委托给了宝鼎。

咸阳在接到楚国政变的消息后,震动很大,毕竟知道此事内幕的大臣非常少,但即便是知道其中机密的秦王政,在听说公子负刍成功篡位后,心理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秦王政知道公子负刍密谋篡位的事。宝鼎早在谋划此事的时候,就曾告诉秦王政,这个谋划最终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秦王政将信将疑。像公子负刍这种身份的人若想篡位成功,还是有相当的难度,要知道楚国政局比秦国更复杂,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更激烈。谁知宝鼎一语成谶,公子负刍真的篡位成功了。

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楚国政局的变化将对中土大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是公子宝鼎会不会谋反篡位。

公子负刍谋反篡位的背后有公子宝鼎的影子,而公子宝鼎在此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既然公子宝鼎有这样的本事,谁敢保证他不会谋反篡位?现在秦国没有储君,假如秦王政突遇不测,比如遭遇像徐福这种杀人于无形的刺杀,那必定就是公子宝鼎谋反篡位的机会。

秦王政第一次意识到王统的危机,意识到立储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虽然公子宝鼎果断离开了江南,虽然他联合熊氏外戚不断地逼迫秦王政立储,还有他和秦王政之间的十年之约,凡此种种,都可以证明公子宝鼎目前根本没有觊觎(jiyu)王统的心思,但公子宝鼎现在没有觊觎王统的心思,并不代表他将来也没有谋反篡位的想法,所以秦王政现在就要未雨绸缪,而防备王统危机的首要之务就是立储。

联想到当前咸阳的紧张局面,秦王政却暂时搁置了立储的想法。现在立储,等于向对手“投降”,等于断送了咸阳宫和君王的权威,所以秦王政即便有立储的想法,也不会在此刻付诸实施。

秦王政考虑再三,于是第二次督请宝鼎返回咸阳。这第二次督请就是一种试探,含有委婉征询公子宝鼎拯救危局之策的意思。结果宝鼎再一次拒绝了他。

宝鼎与范增的谈判非常顺利。公子负刍急于稳定寿春政局,他现在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事实上他目前没有掌控局面,楚国的贵族们为了抢夺朝政的控制权,正在激烈“厮杀”,公子负刍也是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只能以最好的条件满足秦国的需要,以此来赢得秦国的盟约,赢得稳定寿春政局的时间。

范增在谈判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宝鼎急于达成盟约,除了在楚国持续支援江南一事上双方有所讨价还价外,其他方面宝鼎都没有提出异议,更没有提出任何额外的或者过份的要求。

谈判结束后,范增向武烈侯表达了谢意,毕竟顺利签约对他而言又是一件功劳。

晚上酒宴结束后,宝鼎邀请范增到军帐聊天。通过最近几次的接触,宝鼎和范增的私人关系发展得很好,闲谈中的言辞上也较为随意。

谈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原和楚国的局势上,忽然,范增问了一句,“武烈侯是不是要回咸阳?”

宝鼎摇摇头,笑道,“你何必明知故问?楚国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巴不得离开咸阳越远越好。我现在不会回咸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估计也不会回咸阳。”

范增微笑点头,“的确,诸侯国中已经很久没有发生通过兵变直接夺取王统的事了。从咸阳宫的立场来说,对武烈侯有所防备也在情理之中。”

宝鼎看了范增一眼,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你是不是想提醒我什么?”

范增犹豫了片刻,问道,“咸阳政局动荡,不知武烈侯可曾想过与齐国重建盟约?”

宝鼎稍加沉吟,缓缓说道,“东西方的决战即将开始,还有重建盟约的必要吗?”

范增笑了起来,“那武烈侯对齐楚两国的局势发展有何看法?”

宝鼎蓦然想到一件事,眼里顿时掠过一丝忧色。

齐楚合纵,楚国就难以长久保持与秦国的盟约,而楚国若要达成合纵,其朝堂上的连横和合纵两派必然要决出胜负,也就是说,以景氏和项氏为首的楚国贵族必须马上控制朝政,必须迅速铲除以阳文君为首的楚国贵族中的保守力量。

阳文君死了,齐楚合纵,秦楚盟约破裂,此刻秦国的熊氏外戚则因此而失去了其外部的支援,实力大打折扣,其对大秦和咸阳宫的重要性也迅速降低。

阳文君及其保守势力的存在对秦国一直很重要,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秦楚两国虽然一次次撕毁盟约,但又一次次重建盟约,而秦楚盟约在秦国征战中原和河北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秦王政一直忌惮熊氏外戚的原因之一,也是秦王政一直担心熊氏外戚借助对王统的控制东山再起,再度控制朝政的原因之一。

阳文君及其保守势力一旦败亡,熊氏外戚的外部助力丧失殆尽,那么其对咸阳宫的威胁将大大降低,秦王政在立储一事上的态度必然有所松动。但由此带来的不利因素就是秦楚盟约的破裂,而秦楚盟约的破裂必将影响到统一大战,可以预见,秦国在灭亡赵国后,接下来的对手就是齐楚联军了。

秦国有把握击败齐楚联军吗?

历史上秦国在统一战争后期,是在秦齐联盟的基础上,先行击败楚国,然后再灭亡了齐国。现在宝鼎改变了历史,他制造了一个“徐福刺秦”事件,使得秦齐两国处于敌对状态,再也没有重建盟约的可能,这时候,假如秦国要先灭齐,那就必需与楚国结盟,以避免与齐楚两国同时开战。

楚国的景氏、项氏都是远见卓识之辈,他们知道齐国假若亡了,楚国绝对难以独存。以楚国的实力与秦国鼎立抗衡,其结果不难预见。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利益,各诸侯国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也有自己的利益追求,所以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道理,到了君王臣僚面前,却显得非常得复杂,以致于很多人睁着眼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甚至亡国灭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