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派人叱责苏秦。
证据面前,苏秦没话了。韩徐为声色俱厉,言语极恶,甚至恫吓要派兵围住苏秦,以免苏秦再出去离间齐、赵关系,耽误李兑拿到&ldo;大上海&rdo;封邑。苏秦开始焦虑、忧惧,在旅馆里作恶梦。
苏秦只有一个办法了:拿出一块木板,用毛笔在上边写,发给燕昭王的信,请求组织上援救。但是&ldo;组织上&rdo;已经对苏秦这个孤胆间谍,充满了猜疑和冷眼。苏秦虽然忠贞不二,为燕国利益而奔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但长期在外,燕昭王属下的群小遂用冷言恶语中伤他,说苏秦被齐王腐蚀拉拢,变节向齐了。
不管怎么样,苏秦写给燕昭王的求救信,命笔十分为难,他说道:&ldo;我的身份被赵国人识破,我被扣留在邯郸,我快完蛋了。如果我的死,可以更深一步离间齐、赵关系,让齐国恨赵国,促成齐赵互斗,形成五国伐齐,弱齐存燕,那我死也不足患。&rdo;
苏秦嘴巴就是硬,明明自己要死了,却不肯屈尊喊&ldo;救命&rdo;,而是将了燕昭王一军:我死了将对燕国安全不利,看你救不救。他自信燕昭王必救自己,所以语气镇定自若,还说了些骈文排比:人总有一死,以尧舜这样的贤人,都有死;大禹、商汤这样的开国者,也死了;孟贲之勇、乌获之力,身体那么好的家伙,到头来也都死翘翘了。我何必怕死呢,但我的担心是,我死了以后,齐、赵关系没人再去离间,齐、赵两国恢复结好,那就是对燕国最大的祸害了。两国合作,联翩攻燕,燕国就完蛋了。这封信送出去以后,燕昭王却没有什么反应,完全不理会苏秦的处境安危。
苏秦非常伤感,在接下来给燕昭王的第二封信里,吐露了自己的愤懑:&ldo;智能免国,未能免身。&rdo;这是自嘲也是对燕昭王的委婉的谴责。苏秦还哀叹道:&ldo;死亦大物也,不快于心而死,臣甚难之。&rdo;都是牢骚。苏秦在这信中一再声明自己的危险,甚至点名要求燕昭王派某某两位使臣,前来赵国搭救自己。看来苏秦确实急了,开始叫唤上了,这次也没用骈文排比。
在这封信里,苏秦还透露了赵国这边的最新形势:齐国派来使臣公玉丹,许诺攻破宋国后,加送给李兑另一块封地‐‐蒙邑(河南商丘附近)。这等于是齐王在继续拉拢李兑,以稳以赵国为首的三晋,方便齐国南下吞宋。如果齐赵按照这个势头进一步&ldo;循善&rdo;下去,齐、赵合作,列国就不能合纵伐齐,无法弱齐强燕了。并且齐、赵合作,未来必然一起害燕,燕国就更危险了。
这一新的情况,使燕昭王极为担忧,为此很需要苏秦到齐国去活动,阻止齐人给李兑封邑。燕昭王这才同意帮苏秦设法脱离赵国虎口。
燕昭王派出苏秦点名要的两位使臣田伐、使孙,跑到赵国,对赵国当局拘留苏秦的行为提出严重抗议,他说:&ldo;你们扣留寡人的臣子苏秦,犹如免寡人之冠也!&rdo;在当时,有身份的人要戴冠‐‐冠不是帽子,它只是个奇形怪状的条条,插在脑袋上,类似选美小姐戴的水晶冠,是区别身份的标志。免冠表示污辱。你们免寡人之冠,岂不是揪寡人的头发,蹬寡人的鼻子和大脸。
在苏秦接下来的第三封信里,透出一点灿烂的阳光:您派来的两个使臣,甚善。现在李兑、韩徐为对臣的态度逐渐转好,甚至露了点口风,答应我可以离开赵国了。但是这缕阳光很快又被另一片乌云掩盖:齐王得知我被困于赵的消息,对赵国的行径勃然大怒。他特意派来使臣叱责李兑。还威胁李兑,假如李兑不释放我,他就跟秦国结好,夹攻赵国。但是,他的好心却办了坏事:他这样骂赵国,反倒让李兑归罪于我,以为又是我挑拨的,李兑很生气。派人质问我,问我是不是私下又有离间齐、赵的言行。我答以idon&rso;tknow。李兑气得没法。我恐怕再拖下去,前景甚为可怕,我将没救了。请您派人反复言说,必毋使我久留于赵。
苏秦这前后三封陈情书、求救信,文辞因时而变,幽微曲折,别有风格,算是中国最早最好的书信体散文了。终于,在燕、齐两国的联合压力之下,赵国宣布放人。苏秦捱过了前后数月的拘留,脱离了赵国的虎穴,从一场噩梦中全身而出,扬鞭策车,逃奔齐国。
一路上,苏秦望着车辙所压过的残雪,看见雪中冒出的草芽,心中涌起一些哀伤的念头。天气已经从夏时的八月,变成了残冬的末尾,自己在邯郸被拘留,一呆就是半年啊。傍道的大河,一半结了冰,河水在冰下缓慢地运行。依旧是那些大雁它们肥重的躯体,在冰上飞掠。更多的大雁则在雪中寻草,它们似乎比人类更加自由。
这个生逢其时的中年人‐‐苏秦,剩下的日子将更加艰难。
潇水曰:苏秦虽然脱离了邯郸险境,但是燕昭王对苏秦的不信任也与日俱增。他终于用特派员&ldo;盛庆&rdo;来通知苏秦,让苏秦收拾收拾东西下岗,另派他人接替苏秦的职务。苏秦感到自己很委屈,就写了一封长信给燕王,申辩冤情。
经过苏秦的一番陈情,燕昭王暂时让苏秦继续留在齐国当间谍。
正文第三章十一
苏秦回到齐国以后,终于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不把蒙邑送给赵国的李兑,使齐、赵邦交一下子彻底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