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那书生看着眼前的肉干,吞了吞口水,见到自己同伴也都接受了,便拱手一拜。
“那便谢过贵人,小生梁有才,蓟州蓟县生员,这些都是析津府各州举人,一同前往开封参加会试。”
“嚯。厉害啊。”
刘轩一愣,立马夸赞起来。
古代要想中举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刘轩可是学过的。
《范进中举》那可是都疯了,可想而知,在乡试中获得举人资格,那是多不容易。
而且一旦成为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可是,为什么这次乡试之后,会试这么快?
一般,乡试也叫秋闱,意在秋天举行,而会试则叫做春闱,意思不言而喻。
按照推算,现在应该乡试刚结束不久吧,怎么就会试了?
难道?
刘轩想到一个可能性,也和赵祯最近正在办的事情有关。
那就是整顿官场,这可是个大工程,一启动,要想停下来,除非有更多的人才提供选择,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官场中,去弥补先前官员被斥退的空缺。
估计就是因为这个,赵祯才会这么急着进行会试。
“梁解元谦虚了,我们是举人,你可是咱们析津府的解元啊,也不介绍自己一番?”
听到梁有才只说自己是生员,有人立马替他说了出来。
刘轩倒是没想到,眼前这位谦卑有礼的少年,居然是解元。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乡试前三名叫:解元、亚元、经魁。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只会记住解元,相对而言,乡试中只有解元是特殊的,其他人,也就是举人,实力都大差不差。
“王兄说笑了,只不过是解元,不足挂齿。”
众人听完,嘴角都抽了抽。
你是解元不足挂齿,那意思我们这些人,更加是什么都不是了,但他们都知道梁有才的性格,因此也不会往心里去。
简单的几句话,刘轩就将梁有才的性格摸得差不多了。
谦卑,有礼,但不乏有大志向。
梁有才羞涩一笑,随后看向刘轩。
“敢问尊下大名?”
刘轩不想把真名告诉他们,毕竟刘轩这个名字现在整个大宋都已经人人知晓,到时候聊起天来总会有隔阂。
于是他便随便编了一个名字。
“在下赵轩。”
“姓赵?”
周围几个人窃窃私语。
毕竟赵姓可是国姓,基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想来眼前这位少年不会是寻常人家,几人的态度更是谦卑了起来。
倒是那位梁有才,态度依旧,和刘轩很是随意地聊着天。
刘轩也把自己心中的问题问了出来。
“析津府原本是辽属,现在对于你们会试有什么影响吗?”
一说到这个问题,梁有才更加滔滔不绝。
“那真是要感谢官家,以前咱们在辽地,若是没有举荐,根本有办法参加乡试,要不是凭借一股信念,许多人都已经不再碰书。现在辽地回归,我等才有机会继续求学,以致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