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据聊天还有自己观察的结果,胡惟庸得到了一个结论。
第一、调料太过匮乏。
有钱有闲还贪吃的老爷们还是太少了,要是多几个如苏东坡那般的人,或许这会儿吃食会更加的美好。
第二、菜式花样还不够多、不够精致。
元末乱世易子相食苦苦求生的几十年,让不少手艺都断了传承。
能有几手不错的厨艺,那都是下了功夫的幸运儿了。
所以,指望着厨子去开发什么新菜,那就甭想了。
不过,这些问题,放在胡惟庸胡大老爷这里,那就不叫问题了。
“我不会做,还特么不会说嘛!”
上辈子看了那么些让自己流口水的美食视频,总感觉自己脑子会了手不会。
如今好了,他深刻的意识到,脑子会了就行,手不会没关系。
因为反正不用他自己干活啊!
而且……他有钱,不用操心些许食材损耗。
于是,为了一口吃的,胡大老爷兴致勃勃的一头扎在了厨房里。
他负责动嘴,胖厨子负责动手,二人齐心合力的开始了“美食研究”。
第一个拿来献祭的,便是叫花鸡。
这玩意儿作法简单,但味道好啊。
叫人去药房里把八角桂皮这些常见但没开发出“正确用途”的香辛料买回来,再把孜然、茴香这些本就再用的香料准备好。
提前洗净的小鸡儿,先腌制了一个时辰,而后在肚子里塞进去一个用袋子装着的香辛料包。
而后裹上荷叶,再包上厚厚的湿泥。
指挥着胖厨子在一旁的地上挖了个小坑把这个“泥疙瘩”放进去,然后在上面架上一堆篝火。
之后就是等待了。
因为不知道什么火候才合适,所以准备了四份。
看着小院里这分布在四周的四堆篝火,胡惟庸笑得跟个憨憨似的。
他相信,火候上或许会有些区别,但味道应该都不会太差。
果然,当“美食研究”第一轮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