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嘿嘿一笑:“娘说了,女儿家的小名不可随意告知他人。”
再后来,元月迷上了坊间的热闹,就不大爱进宫去了,同杜阙也慢慢断了联系,直到今日,传旨太监亲口道出“皇六子”三字,那段过往重新涌入了脑海,她怔怔然,忘记了接旨,忘记了谢恩。
传旨太监瞧她迟迟不动,提醒:“元姑娘,接旨吧?”
话一出,众人纷纷投来目光,尤其许夫人,心知元月心有所属,又逢出了那等变故,而今冷不丁赐了婚,担心她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来,遂不动声色拽了拽她的袖子,用气音说了句:“千万莫做傻事。”
元月猛一激灵,倘或自己不接这圣旨,自己丢了性命事小,牵累家人陪她受罪岂非罪孽深重?可不明不白地嫁了人,勉之哥哥又当如何?她到底是没奈何了……
传旨太监失了耐心,掐着尖细的声儿警告:“元姑娘犹豫不前,想是对圣上的旨意有意见?”
许夫人几乎哭了出来,除了又扯了两下元月的衣袖以外别无他法。
大家都在等她,元家上下的性命都在她的一念之间,她……
“……臣女叩谢圣上隆恩。”元月双臂高举,捧过圣旨,随即伏首高呼。
她终究做不出要全家人为她丧命的行径。
勉之哥哥,对不住了……
圣意有了着落,众人俱松了口气。
元嵩起身,和传旨太监客套几句,原想亲自送其出府,传旨太监则连连摆手回绝,元嵩便吩咐管家秦朗好生送人离开。
院里只剩下自家人后,元嵩长长舒了口气,回想起方才元月失魂落魄的模样,遂想着说些话安慰她。
前腿刚迈出去,许夫人就把一只胳膊横在了身前,元嵩侧目,见许夫人泪眼汪汪道:“让她自个儿静一静吧。”
话落,元月已然走远了,元嵩捋着胡须思忖片刻,打消了劝解的念头,嘱咐缀锦“看好姑娘,别让她多想”,后携许夫人回屋商议这门突如其来的婚事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到了二月中旬。
那场变故后,元月越发提不起劲儿来,只管把自己关在房里,或躺在榻上默默垂泪,或找出这几年来公孙冀给她写的信痴痴翻看。
元家人见这光景,劝了又劝,每每得到的回答只是:“不念了,再也不念了。”
话虽如此说,却还是照旧。
杜衡一早听说此事,急得坐卧难安,怎奈王妃肚子不太平,又闹起恶心来,端阳王又因前些日子渭水一战而被圣上多番召到宫里议事,抽不出身来照看府里,只好全靠着杜衡一人操持。
杜衡有心无力,却难抵心中惦念,遂亲笔写了封信,着贴身婢女容儿递往元府。
元月正捧着书信发呆,察觉外间有人来,急忙拉起锦被盖住散落满床的书信,堆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看向来人。
容儿略略打量一番,吃惊不已,从前郡主把元姑娘比作牡丹花,无一人有异议,如今哪里还瞧得出牡丹那明艳灿烂的影儿?
“元姑娘,郡主命奴婢带给您的信。”容儿将信交与缀锦,“临走前,郡主悄悄告诉奴婢,说圣上给六殿下赐了府邸,离元府不远,且已定下这月二十六为您与殿下完婚了,叫您别再执着于往事了。”
元月扯了扯唇角,取出信看下去,最后一字跃出眼帘的瞬间,闷闷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