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铃般的笑声,仿佛自四面八方穿墙而来。
“这么多年,你终于舍得找我一次。”
“你不晓得,神灵也是会感到寂寞的吗?”
“我还真是一位,不被需要的神啊!”
孙内人直挺挺地立在当地,回答道:“那时前辈虽然自称是司乐之神,但孙辞知道前辈只是想安慰我。即便前辈真的是乐府的神灵,又岂能保护乐府绵亘近千年里,成千上万的底层乐人,不受逼迫、欺凌,战乱流离之苦。”
女子银铃般的笑声止住,轻灵地叹息道:“你看似木讷,其实却聪明得过了头,有时也懂事得过了头。我只能说,我没有看错人。”
她的语气转为怅惘:“而你为此付出了,几乎是你的一生。”
孙内人重重叩首道:“妾是所求如愿,并无所悔。”
女子柔声道:“既无所悔,今日所为何来?且还带了这许多人来。”
虽在黑暗之中,众人均看不清楚她的身形容貌,却能感觉到她说这句话时,所有人无论是身在院中的,还是殿内的,都在一瞬之间,就被笼入了她的注视之下。
不过也能明显感觉到,她并无嗔怪之意,倒似是预料之中。
而身处其中的阿秋却能感觉道,对方在她身上一扫而过的目光,比别人时间更长了些许。
那短暂的停滞,似是意外带来的冲击。
阿秋自问已经收敛了神气,从表面看,她与其他舞伎绝无不同。也许是漂亮一些,可在昏暗之中,又有这许多人,这前辈又如何会特别认真注意每一个人的相貌呢?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位一直隐于暗处的乐府前辈,曾经见过自己。
她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惴惴。
孙内人郑重对着看不见的夔龙神像再拜,道:“是有两件事,非前辈不能作答。”
女子这一次的声音里带了好奇:“何事?”
只以声音而论,听上去便如十几岁的少女,不会比这些舞伎少女们大多少,还流露着几分娇俏的天真。
但就从孙内人初次见她时,尚是韶龄少女,便知这位前辈绝不可能如此年轻。
不过她既以“司乐之神”自居,极可能有驻颜长生之术。
孙内人禀道:“其一,舞伎世代规矩,年满二十五者不得再登台献艺。但《白纻》行首石氏提出,要我与薛氏两位教习在《白纻》最后一幕登台,作踏水车并纺车之舞,以示岁月轮回,薪火相承,心灯不灭之意。”
她继续道:“请问前辈,我等可否破例?前代是否亦有类似例外?”
神观内外,一时之间忽然陷入了寂静。
孙内人和薛红碧,半晌不听见那位女子回答,一时亦颇为紧张,手心开始出汗。
每一行都有行规祖训,这是从事其业者对祖师的尊重,也是对这个职业的尊重。违反者,会被天下同业共唾弃之,亦或视为不入流的笑柄。
舞伎过二十五不可登台,是对观众的尊重。不欲使人见老坠之身形,沉郁之容貌。
而作为南朝舞乐道最高圣殿的乐府,尤其不能逾矩。否则人或会言,以举国之地大物博,亦无人哉?连几个妙龄女子都找不出来,竟令老女粉墨登场,贻笑大方。
孙内人一生保守,将前辈规矩视为圭臬,但阿秋的提议,却是深深戳到了她心里去。
并非是她好出风头,不愿将舞台让与后辈。
《白纻》是她一生情之所系。更重要的是,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是否只能,也只应展示青春的容貌,而必须回避掉人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