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年轻人各有不同,有内向羞涩放不开的,也有这种会来事儿的。
财务部招人基本上都要在最后由我亲自面试决定。刚开始,我对这种人有偏见,喜欢正经、稳重的。
后来,公司年会,每个部门都要出节目,基本都是新员工上。老员工不管什么性格都是老油条了,不愿意。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算是给新员工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
别的部门新人跃跃欲试,我部门新人一片沉寂、人均社恐。
最后是比我资历老的杨复时代招的老员工自告奋勇顶了下。
杨复知道了这事儿,私下里笑了我好久。
笑完了,他跟我说,一个部门里还是要有些外向的,不说年会搞节目,这搞不搞的没什么,而是难免有些对内、尤其是对外的人情场面,就得有社牛去搞。放一屋子社恐,实事儿是做踏实了,但很多事儿不是实事儿。再说了,能来事儿不代表专业能力就差。
他说得有道理,我后来就改了自己的偏见。
确实,日常有这些人活跃下气氛都是好的。
杨复和敬酒这新员工开玩笑:“以茶代酒显得我多没诚意啊。”
新员工忙跟着话说:“没没……”
杨复没停,继续说:“至少我得是个可乐吧?”
大家都笑起来,忙有人去旁边拿干净杯子要给杨复倒可乐。
我原本安静看着,这时候出声了:“我替杨总喝行么?”
场面静了那么一秒的时间,接着爆发出一阵“噢噢噢噢”的起哄声。
我和杨复的关系现在已经是纯公开的了,只是平时我都注意在公司和杨复保持距离(哪怕是没有和他吵架的时候),下属们看我态度是想低调,基本上没有情商低到非当我面提的,再想八卦都是背着我。
但刚才我主动说要替杨复喝敬酒,就是我起的头了,如果他们不起哄就反倒是不给我面子。
而且,比起逢迎上司,估计他们真心实意的成分更大。
都无所谓吧,我开口之前就料到了。
杨复明显愣了下,很惊讶地看我。
就在他发呆的这点时间里,已经有人倒了酒放我面前。
杨复回过神来,不动声色地扫了眼那个倒酒的。
那人原本起哄笑着,被他这一看,笑容讪讪了起来,估计后悔被气氛裹挟着走了。
我替他解围,问杨复:“杨总,可以吗?”
杨复看回我脸上,表情变了下,眨了好几下眼睛,肯定在飞速地运转大脑思考我这是什么意思。
旁边人都在起哄喊可以可以。
杨复犹豫了下,转头朝众人说:“就喝这一杯啊,小张是新人,头回请我喝酒,你们黎总代我受了。我实在是医生不让。其他人都老油条了,我喝你们多少酒了,别等下浑水摸鱼,说喝了小张的不喝你们的是对你们有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