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回去了,随着风车一起向西山游行,飘浮在半空中,时而停下,时而静止,自由自在。
愉快的时候真的很愉快,回想起师友们,又生出一丝愁绪。
刚想扭转方向,突然看见一座像毛笔一样高耸在前方的山,暗自思索:
“天地万物,那是多么神秘莫测的存在。
同样是山,有的像舟、像墙、像狮、像象,平常的事物,一眼就能看到。
而只有这座山峰,恰如文人手中的毛锥,让人赏玩不已。
我先停下风车,到这里游览一圈,以舒解心情。”
决定了,我化身为年轻壮士,缓缓地向山峰登去。
登上山顶,往下望去,千家万户,一眼难尽。
东南方一览无余后,又转向西北方,已经游赏得有些疲倦,就在松树的荫下休息。
思念着乐道诸兄,不由得心生难忘之情。
谁知道,乐道自从与弃海将莲田擒拿之后,已经命令七只虎各自回洞。
弃海苦苦挽留乐道,乐道心里舍不得拂袖离去,只好再住数日。
光阴易逝,转眼已经住了十余天。
一天,乐道对弃海说:“我们能在这里相聚,确实令人欣喜,但师傅行迹不明,你我心里始终不满足。
我想告辞兄弟回洞,没事的时候四处寻找师傅的行踪。
如果我找到了,会尽快告诉你;如果你找到了,也要快速告诉我。
相互打听消息,肯定能得知我们师傅的动向。”
弃海说:“你说得没错。但即使没有找到师傅,既然能与道弟道兄在一起相聚,也算是见到了师傅了。不如多住几天,以安抚同心之情。”
乐道说:“过去我们一起聚首,都是师傅的事,自从碧玉分散以来,现在所能相聚的只有你我和两位翠儿、凤春、紫花娘。
像二狐、三服、椒蜻二子等人,我们还未能见面。
我想将炼道功夫暂时放下,寻找道弟和道兄,聚在一个地方,然后分头探寻师傅的行踪,或者可以容易地找到他。”
弃海说:“道兄有此打算,难以挽留。”
便命仆人们摆设筵席,与乐道和四位女祖共饯。
宴会结束后,乐道辞行。弃海执起他的手叮嘱,眼中洒下了泪水。
凤春四位女祖离开洞穴,与乐道分别,又回了北凤。
一个人乐道感到无聊,坐上风车任其所去。风车起步处突然吹起强风,将乐道吹到文笔山脚下。
他抬头望去,山形如同笔,嫩绿的草色令人赏心悦目。乐道想着这次被风车带到这里,必然有特殊的遭遇等待着他。
他迫不及待地赶往山顶四处观望。当他来到松树下时,看见一位壮士倚着石头在熟睡。
乐道意外地发现山中竟还有其他游人,便决定靠近和他交谈,以免感到孤寂。
他快步走近,大声呼喊:“壮士你从哪里来?”
被吵醒的西山道人惊讶地抬起头,发现竟然是乐道,内心感到无比喜悦。
然而,他忧心忡忡地想着乐道此刻是否还记得自己修道的初心。
况且,对方可能是一位修行成精的人,内心可能孕育着不好的念头。西山道人决定试探一下,再确认乐道的真实动机。
于是,他站起身来,向乐道鞠躬说道:“老道,你要去哪里?”
乐道回答道:“我只是在山上闲逛,没想到你这位壮士先到了。我早就知道你并不是普通人,所以并不需要过多担心,希望你能原谅我的吵醒。”
西山说:“我知道你是乐道先生,你的修道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通过食物来驱除灾难,实现长生不老。”
乐道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修行时间不长,并且与师父已经多年不见面,对于大道的理解还只是止步在初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