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报道新闻就像在做讲座,新闻工作者告诉读者和观众今天的新闻是什么。但我认为,新闻报道应该更像一个研讨会,记者与读者自由地对话和交流彼此的见解,获得最终的事实。有一点我很肯定,我的读者比我知道的要多得多。我捕捉他们的才思,利用数字网络技术让更多人受益。这种工具不仅有助于制作新闻,也为传播新闻带来了便利。
当我在南非旅行的时候,我发现那里很少有人使用电脑,但是手机却相当普及。许多精明的新闻记者用手机作为发布新闻的主要途径,可能只是些内容提要,但都是真实的新闻。不仅专业新闻工作者在使用着诸如ss(手机短信息服务)等数字传输技术,许多非专业人士也在使用着它们。几年前,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会议被抗议者搞得一团糟。大批抗议者的活动正是通过手机来组织的。由于流动性自由性太大,政府当局根本无法制止他们的行动。然而,这却给我们新闻记者提供了一些启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学习这样的方式采集新闻呢?
另外一种网上传播新闻的方式是制作网页。新闻记者要尽可能地利用广泛的新闻源。我认为,在互联网世界,最有用的新闻源就是电子邮件。如果管理得好,邮件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我的自主网页上,我开辟了一块空间,专门为网友发表对我的新闻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它,我吸取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并不断完善着我自己的新闻实践工作。在公众面前被称作白痴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它确实促进了我去提高我的业务水平。还有一些网站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忽视了,那就是政府网站,非政府网站和大公司的网站。因为有时候,政府和大公司会不经意地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颁布在网上。我不知道在中国记者使用的最好的搜索引擎是什么,在美国,毫无疑问的是&ldo;google&rdo;。做网络新闻,你们不一定只局限在用它来采集和发布新闻,我还希望你们中的一些人能够投身于建立网络新闻数据库。这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它不仅有价值,而且很有意义。我为大家推荐两个对新闻记者十分有用的网站:,。
下面我讲一讲&ldo;网络日记&rdo;。&ldo;网络日记&rdo;指的是一种个人化新闻网站,它时常更新,有时每天都会被更新一次,就像我们写日记。一般是由那些对某个新闻话题有激情的人来制作的。对科技新闻情有独钟的人比较喜欢访问网站。虽然只有几个人在制作和维护这个网络日记,但登陆它的人经常会遇到堵塞的情况,因为它的访问量比美国95甚至99的网站都高。《洛杉矶时报》曾刊登过一条有关美国信息保密的新闻。人们阅读完这条新闻后,纷纷在人们对网上新闻产生置疑最多的恐怕在它们的真实性上。但是你读报纸的时候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认为,人们更容易核实网上新闻的真实性。去年有一条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网上新闻,说有一个年轻女子患了白血病。随着对她报道的日益增多,这个名叫凯希的女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后报道说她去世了,很多人感到异常悲伤。然而&ldo;凯希&rdo;并不存在,这完全是一场骗局。一些网民对发布消息的那家网站进行了调查,就像真正的调查性新闻记者一样,顺藤摸瓜,最终揭开了骗局,并在网上向全世界公布了真相。所以我说,网上披露真相有时更迅速。
我个人更相信传统新闻媒体,像《纽约时报》,在网上发表的新闻,而对那些不太熟悉的无名网站就不太信任。这并不是说《纽约时报》就毫无纰漏,只是我相信他们在尽力做到最好。他们的记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记者。无论是参与传统新闻媒体,亦或是网络新闻媒体,我们记者都应该遵循新闻学中最基本的一些原则,比如我从前的一位新闻学教授告诉我们,&ldo;如果你妈妈说她爱你,你要核实一下。&rdo;
最后,我要讲一下如何通过网络媒体赚钱。许多人千方百计想从网上捞一桶金。《华尔街邮报》目前向它的60万注册订户收费。有一点我相信,《华尔街邮报》不会将它在印刷媒体上赚取的资金投资在网络版上。我订购《华尔街邮报》的电子版,只是为了阅读它在印刷版上刊登的内容。我想,网络新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只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一个补充。
学生提问:您刚才说了这么多网络的好处,而且据我观察,清华的网络条件也很好。但是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的浪费,上网成瘾,同学关系的淡漠等弊病。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dangillor:你的意思是说在网上花太多时间会不会影响人际关系。如果你花很多时间做别的事一样会影响这种关系。人们总在寻求一种平衡,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同上网互不干扰。网络把世界各地志趣相投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而你的邻居或和你居住在同一社区的人却未必和你分享同样的乐趣。网络社区是网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你的整整一生都消耗在网上就行了。
学生提问:您认为微软和其他世界顶级大公司的区别在哪里?
dangillor:不计其数。首先,我认为微软在很多方面是顶呱呱的。他们工作勤奋,才俊荟萃,勇于进取。但是他们许多商业策略的非法性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微软能稍微谦虚一点,不那么张狂和傲慢,我想它就不会惹那么多麻烦。美国的反垄断法是鼓励竞争的,我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够借鉴一下。
学生提问:您为什么热忠于科技新闻报道,您最关注的是哪一点?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您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什么?您刚才提到许许多多普通人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加入了新闻记者的行列,这无疑为职业记者提出了挑战,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它?
dangillor:我先回答你第三个问题。新闻界的挑战来自于新闻的非专业化。我不知道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的新闻界会以何种面貌出现,但是我对它的前景是相当乐观的。我的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障碍恐怕就是现在的我变得有些懒惰了。其次是我与我老板之间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第三个就是作为记者,我想要知道的情况而被访者却拒绝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对变化多端的事物有一种好奇心,渴望了解它们。硅谷的科技日新月异,促使我去观察和学习。
学生提问:在中国,一些科技新闻记者并不具备很好的素质,他们本身对科技不是很了解,而且一种实用主义变得普遍起来,许多高科技企业通过科技记者的报道宣传自己的产品,因此出现了一些科技报道有失偏颇。比如那个&ldo;蓝牙技术&rdo;,我认为,它本身不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但却被媒体大肆宣传和炒作。我不知道在美国有没有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dangillor:&ldo;蓝牙技术&rdo;受到媒体过分的赞誉,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许多科技记者对所报道的东西也不是十分了解,只是被访者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写什么。一种新技术问世之后,记者们蜂拥而上,惟恐落后。不一定说记者因为拿了哪家公司的钱才这么做,而是他们有一种新闻敏感性而已。在美国,许多高科技公司的大老板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总爱夹杂一些政治色彩在里面,所以他们未必句句是真言,以为自己的技术会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