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太宗之后是谁继位 > 第19章 故地重游上(第1页)

第19章 故地重游上(第1页)

酒宴之后次日,王建向李业请辞

他此番前来拜谒,身侧不过百余亲卫而已

袁袭建议先将对方留在襄武,命人持王建信物,去原州带其部众过来归附,如此可保不出波折。

但李业还是选择信任了王建

王建辞去后,李业便留在襄武静待

果不其然,五日后,王建率两千五百人,从原州平高,抵达西瓦亭。

王建为表诚意,将百余将佐亲信聚集在身边,打马直接越过西瓦亭,在襄武和李业再次见面。

这就已经非常诚恳了,古代军队,将领控制军队,并非是喊一声就一呼百应的。往往都是培养几百到上千可以直接交流的亲信,然后再以此弹压约束上万部众。

这些人在唐代叫牙兵,在明代叫家丁,在清朝叫马弁。

王建带出来的这百余人,就是他得以控制整支军队的根本,也就是此前口中的“老弟兄”。

李业亲自出城相迎,便也不会亏待对方

当即授王建为效节军左厢兵马使,从此直接跟在了李业身侧

至于他带来的百余名军佐,李业也统统按照职务,从队副到副将,不一而足,安排进朔方、河西两军。

只是需要轮流进灵州的军政学堂,短修班,待上几个月。

虽说刚一归附,就立马擢升兵马使,在此时拆分后的效节军中,地位仅次于张归霸,有些突兀。

但众人大都还是服气的,毕竟人家可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带资入组。

如此一来,虽然王建名义上还是大唐原州刺史,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李业的部将,原州也被这样和平吞并。

十日以后,陇州那边的刺史陈焘,过程稍稍曲折些,陇州毕竟是薛知筹的老地盘,凤翔镇又来了个新节度使,自然是不愿意就眼看着李业吞并。

但局势发展到了如此境地,不愿意又能如何呢?

李业让符存审、张归霸、王建三人,率陇右军和效节军,十都近万步骑,在华亭县外演兵,比武,并校阅优胜军士,赏赐器械、绢帛。

全军士气高昂,齐呼万胜

两千多名骑士,沿着临时围成的校武场奔驰,烟尘腾空。

距离陇州州城不过三十余里,把专门着甲从凤州跑来坐镇的凤翔节帅杨守立,脸都吓白了。

凤翔镇,先后在黄巢之乱、朱玫之乱间,被击溃乃至近乎歼灭了两次,实力早就大减,如今整个凤翔,唯有凤州刺史薛知筹那,三千兵马勉强能战,其中两千,干脆是李业之前挑剩下的俘虏,哪里敢和凉军一战?

杨守立识不识相不知道,但陇州刺史陈焘很快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杨守立前脚离开州城,后脚就把城门锁住

三日后,派亲信出城向李业通信

然后举州转投凉军

李业倒是不出意外,对陈焘的安置比王建稍低些,调往河西军为兵马副使,不过观察半年,便也能升上去了。

随后任命吏曹长史敬翔,推荐的两个,邠宁时期就跟随的士子,为陇州和原州刺史。

至于军务,则归属符存审指派将佐,李业治下,军政分离,刺史不再是军阀代名词,而是正儿八经的民政官。州中防务,一般是以都指挥使下属的兵马使负责。

不过因为不用管民政,只需专心负责防务,所以一个兵马使一般可以统辖两三个州的军务,这个概念类似于“军区”。

同样的,无论是都指挥使还是兵马使,都是不能直接从本地征收捐税,发放赏赐的。

每年各军常务开支,必须先向灵州报文,由帐内府汇总,得李业获准以后,再按例从当地布政使处支取。若有战事,事急从权,都司和布政使间倒可以临机决断,但也需事后报文。

当然,一般战争很少毫无预兆的发生,故而每当某地局势紧张,渐有用武之象,或者说这里本来就是战略要地,灵州便会提前给此地准备一笔特别经费的小金库。

不过这样的制度依然有很多问题,比如现在,李业虽然委派了大量民政官,但大多数情况下,刺史和布政使的财权都还是走样子而已,军头做主的习惯依旧很严重。

这样做,在军事上,避免了晚唐五代的一种尴尬现象,“富地多税多兵,穷地多税少兵”。毕竟对于军阀而言,将自己控制的地盘视为私产,自然是尽可能盘剥的,但在养兵方面,因为各自为政,导致贫穷州县兵员数量肯定不如富裕州县。

但许多战略要地,恰恰是穷地方,反而是腹心之地,其实养太多兵根本没必要。

结果必然会守内虚外,军队全部精华,俱在腹心一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