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开张野的朋友圈,依旧没有更新。男人的朋友圈她早就翻完了,四个字,乏善可陈。
几乎全是分享自己公司公众号的文章,公司项目的照片。在各种公司信息中,难得夹杂几条私人的内容,也基本是参加了什么活动,或者和兄弟出去,也不配人物照片,而是场景图。
但是包恬敢肯定,张野是分组的。
他戒心重,在她面前礼貌疏离,但以她的观察,这个男人在信任的人面前会是不同的状态。
然而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次数的接触,恰当的机遇和事件。
包恬目前做的,只能是和他在微信上闲聊几句。
头几天,基本都是琐碎近乎无聊的对话,张野也似乎不是很上心,或是在忙碌,回复的间隔时间很长。
【好心人,周末在忙什么?】
【……工作】
【这么惨?你是做什么的?】
【搭建,装修,做得杂】
【听着挺专业的】
【挺无聊的才对】
【我的工作也只是看着有趣】
【其实?】
【其实更像一个垃圾桶,人们向我们倾倒负能量】
【那我会注意,不向你散播负能量】
【你的负能量我不介意。一回生,二回熟,我们也算是朋友了。乐意为朋友排忧解难。】
【微笑表情】
张野不太发表情,唯独这个微笑表情,倒是经常往包恬这里贴。包恬每次看到这个表情都想拿手机摔墙,当然,也就是想想。
要说张野全然对包恬这个陌生人没有交流的兴趣,也不会每一句都挺认真地回并且提出问题。而且,慢慢地,包恬发状态,会收到张野的点赞。种种迹象,在包恬看来,停留在泛泛之交的范围。
包恬知道,自己要制造一些契机。
一周后,包恬签下了一间公寓为期半年的租约。这栋公寓离咨询中心得二十多分钟车程,但自有它的优点。
包恬在添加张野为好友之后,将他单独列成一个分组。搬家前两天,包恬在这个组发了个朋友圈——即将迎来在上海的第一个窝。
半小时后,她的朋友圈显示一条回复。
“找到公寓了?什么时候搬?”
“这周末。”
“要帮忙吗?”
包恬恨不能回“就等你这句话”,但真的打出来,则是小窗的一句【好心人愿意帮忙?】
【不能辜负“好心人”这三个字】
【哈哈太谢谢了!其实我东西不多,就三个箱子。但租的公寓缺几件小家具,如果能推荐一些买家具的地方的话……】
【缺什么家具?】
【房子是新装修的所以……基本,除了床和沙发之类的,都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