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听这故事顿时觉得无比失望,像这种完全杜撰的神话故事那就是农民伯伯收完庄稼之后回家无聊编出来哄小孩的。几乎只要是有座山基本上都能讲出类似的故事来。
可胖子这家伙却听的格外认真此时还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头问道:&ldo;那后来呢?&rdo;
老头笑笑说:&ldo;后来,后来没有了啊。&rdo;
一旁的于婷也是被胖子幼稚的表情逗得笑了出来。
我问那老者道:&ldo;那咱们现在所在的是什么峰啊?&rdo;
老头说:&ldo;咱们现在是在最北面的驼峰。&rdo;
胖子问说:&ldo;你不是说这山都是按颜色来命名的吗,怎么叫个驼峰,这驼峰哪里是颜色啊?&rdo;
老头被胖子这么一问一时答不上来,表情稍微有些窘迫,摇着头说:&ldo;这个,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老辈人都是这么说的。&rdo;
我见老头挺尴尬于是急忙打圆场说:&ldo;大爷您别理他,是他自己没文化。驼色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咖啡色,难道古人也会像我们一样叫咖啡色吗?&rdo;
说着话天色就渐渐暗了,我们起身下了山,回到宾馆已经是傍晚。
第三十五章破译铭文
当归见我们回来上前焦急的问道:&ldo;你们这是去哪里了啊?我打你们手机都不再服务区。&rdo;
我说:&ldo;我们去爬山了,可能是因为山顶没有信号所以手机接不到。你找我们有事?&rdo;
当归说:&ldo;事倒是没事,我看你们三个人同时失踪我还以为你们反悔了,带着兆域图跑了呢。&rdo;
我和胖子听后都不禁笑了出来,胖子说:&ldo;放心吧楚老板,您这儿好吃好喝伺候着,我们怎么舍得走呢?&rdo;
当天晚上我反复的刷新着自己的邮箱,可始终没有收到方教授的回件。我想可能是翻译没那么顺利一时好不了吧。
由于白天爬山累的得够呛,所以一躺到床上就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整整等了一天邮件可还是没有消息。直到第三天早上我被手机的铃声吵醒,我揉揉眼睛拿起手机一看,正是方教授打来的,我急忙接通了电话。
&ldo;喂,陆风吗?你那东西是从哪儿来的?&rdo;方教授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
我想了想觉得这事不能如实的跟他说,于是就编造了个谎言说道:&ldo;教授,这东西是我一个倒腾古玩的朋友托我给他看的,具体什么来历我也不清楚。有什么地方不对吗?&rdo;
方教授说:&ldo;那道没有,只是这块板上的文字非常古老,上面的有些字形在别的地方都没见到过,或许在考古史上都是头一次出现啊。&rdo;
&ldo;哦,是这样啊,那您译出来了吗?&rdo;
&ldo;除了几个腐朽的实在厉害字形无法分辨的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译出来了。我已经发到你邮箱里了,你收一下吧。&rdo;
我连声道谢挂了电话之后急忙打开电脑,一份未读邮件跳了出来。我点开一看上面写这么几句话,其中没译出来的字用号代替,全文一共四十七个字。
&ldo;西山郇王天子墓。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六龙衔珏,金乌鸣殇。天石为器,地精护王。白丕冢,青龙,维子维孙,万世昌。&rdo;
我仔细的看过一遍之后,马上电话通知他们几人。
到了办公室,胖子急着问道:&ldo;怎么样,译出来了吗?&rdo;
我点了点头,在电脑上打开了邮件。胖子和当归都迫不及待的伸过脑袋来看。边看当归边问道:&ldo;这上面的星号代表什么意思啊?&rdo;
我回答说:&ldo;有些文字腐朽的厉害,字形无法辨认译不出来就用星号代替。&rdo;
当归接着说:&ldo;翻译过来之后这些文字倒是都看得懂,只不过说得是什么意思呢?&rdo;
胖子问:&ldo;那个什么方教授圆教授的没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吗?&rdo;
我摇摇头回答道:&ldo;字面的意思倒是不难理解,只是这内在的含义一时半活儿参透不了。&rdo;
胖子发说道:&ldo;那不等于没说吗?这字面上的意思谁还不明白啊?潘爷我也能看的懂。这&ldo;斩山作廓,穿石为藏&rdo;就是说郇王在山里面挖了个洞把自己埋在了里面。这&ldo;六龙衔珏,金乌鸣殇&rdo;肯定就是说郇王死的那天有六天条龙和一只金色的乌鸦来为他送葬。&ldo;天石为器,地魅护王&rdo;八成是说这郇王的灵魂可以上天入地,天上地下出入自由。&rdo;
我一听,说到:&ldo;你不懂就别在这瞎咧咧。什么金色乌鸦,还上天入地的一派胡言。&rdo;
胖子经我这么一说就闭了嘴,可我们面对着这些文字,又再度陷入了焦灼。
这四十七个字,无疑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和进郇王陵的唯一线索所在。假如不能从中窥探玄机得到启示那我们将面对这七座山峰束手无策。
仔细看着方教授给出的译文,这头一句话&ldo;斩山作廓,穿石为藏&rdo;倒是不难理解,也正和胖子所说的差不多,表示这陵墓是将山体掏空把陵墓建在了山岩洞穴之中。这种依山建陵的方式在考古史上也是早有发现,汉高祖刘邦的二儿子汉文帝刘恒,就是把陵墓建在了山里。《水经注》中有记载:&ldo;霸水有左合浐水,历白鹿原东,即霸川之西,故芷阳矣。《史记》秦襄王葬芷阳是也。是谓之霸上。汉文帝葬其上,谓之霸陵。&rdo;。这霸陵的墓室依仗自然山峦水域为依托,借助自然景观来烘托帝王陵寝的威严壮丽,可谓是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