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了一天,济阳城中血腥味久久不能散去。
乾军清点尸体,务必要一个敌军也不放过。
秦天立马济阳城中,看着落日,心中帝王气概翻滚。
“主上,臣找到一人姓阎名象,为袁术义主簿,本应杀死他,但他自称可以找到传国玉玺,故来问大王?”铁面孔目裴宣拜在马前,大声说道。
阎象?这个名字有点熟。
此人应该是汉末三国人物。历史上,袁术手执玉玺称帝,问于部下,只有阎象引用周文王虽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还向殷称臣,表示不可。
按理说来,此人理力不低,认识深远。
“命他过来!”秦天命令道。
阎象过来,拜见秦天。
此时,城中到处都是尸体,阎象却丝毫不怕,不失礼节。
秦天有些好奇。
“你是袁术主簿?”
“正是!小人不得明主,只好依赖于袁术!”阎象说道。
此言,似是隐藏人物之语。
历史上的阎象必不清晰,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本事。
“孤王已经下了屠军令,凡是袁术旧部,一个不留,你当死于此地!”秦天说道。
“大王为天地之主,若大王决定,小人必会死于此地。只是依寿禄来说,小人命不该决,遇乾则兴!”阎象说道。
听言,他视是一个易学达人。
“谈命数,那我大乾自有我与你谈来!”秦天命人叫来公孙胜。
公孙胜与阎象谈易,谈卦,谈五行奇门。
发现阎象五行奇门虽弱,但天象识得极好,易学了解也十分深。此人似是专门研究天象之人。
“即知我大乾当兴,你又为何从于袁术,不迎孤王?”秦天喝问。
“袁术占据城中,臣一时找不到办法,再者臣半月前就向大王送信,但却不得回复!臣只好在城中等待!”阎象回答。
秦天命人去查,果然有书信一封,只是书使们不以为意,秦天也就没有看到。
“传国玉玺现在何处?”秦天喝问。
“藏于一枯井中!”阎象说道。
秦天与众人一同前去找,寻找传国玉玺。
此时,天色已经深,城中十分黑暗。秦天命石秀入井,取出玉玺。
石秀进入井内,找到包裹,打了开来,一道光芒冲出井外,直撞斗牛。
传国玉玺,天命的象征,得之可以称王。
历史上,传国玉玺只有一方,流传数代后失落,至清便无真玺。
万国世界之中,传国玉玺却有三方,分别在秦、汉、明三国。
三方玉玺之中,秦国的最大,汉居其后,明和汉基本相同。
传国玉玺拿出井外,光芒不减,烟雾环绕。
阎象接验证后,献于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