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和苏轼一起房车旅行的日子作文 > 3 陈州驿馆(第2页)

3 陈州驿馆(第2页)

苏轼道,“我是赶赴黄州团练副使的苏轼,可以安排一间房间吗?”

那驿卒年纪不大,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他上下打量了苏轼一眼,换了一副笑脸,“后面空房多着呢,这大雪天儿的,已经两天没来人了,昨天又是一夜大雪,我还以为今天不会有人来呢,我先去叫人收拾一间房出来,你们在这等着吧。”

谢运和苏轼来到门房前,见屋里面生着炭火,火炉上温着一壶酒,炭火旁还放着一张安乐椅,再往旁边则是一张小桌子,桌上放着酒杯,一碟花生米,和一碟瓜子。

那驿卒跟在后面,哈着气开口问道,“有官凭吗?官印,或者是文书?我要登记。”

苏轼听了,从随身的包袱里取出一封文书,递给驿卒,道,“这是吏部的文书。”

驿卒接过文书,看了苏轼一眼。

陈州驿馆因为离京城和洛阳都很近,居中枢要道,所以平常投宿的官员也比较多,这其中各种职位性格的人都有。

碰上脾气好的,顺顺利利查验官印入住,还能得点赏钱,可要是碰上脾气不好的,狗血淋头骂一顿,说不定还得给人家赔礼道歉。

见苏轼爽快地交了文书,驿卒口气和善了不少,“好,你们先喝点酒暖和暖和,房间收拾好了我来通知你们。”

驿卒走后,苏轼懒散地躺到安乐椅上,他在火炉上烤了烤手,拿了个新酒杯径自给自己倒了杯酒饮了,随后仰在安乐椅上,露出一副惬意的样子。

谢运看着苏轼气清意闲的样子,很为他的心性折服。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州,从小家境还算富裕,自出生起,家里便请了奶妈和丫环伺候,十九岁跟着父亲苏洵还有弟弟苏辙赴京赶考,轻轻松松就考了一甲第二名,少年大才,弱冠之龄便扬名天下。

童年家境优裕,少年意气风发,可以说,苏轼的前半生过得相当顺遂,是别人八辈子都修不来的运气。

但入仕为官后,苏轼的命运却变得坎坷起来,可能是少年便富有盛才的缘故,苏轼生性放达,锋芒毕露,说话也直来直去,因此得罪了朝中很多人,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中,被人疏远,被人孤立,树敌甚多。

到如今,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台谏的言官围剿冤污,虽侥幸保住了一条命,但还是被贬官黄州,前路茫茫。

在这种境遇下,换做任何一个人,都难免痛苦失意,可苏轼看起来却好像并不在意。

“道长要来一杯吗?”

苏轼举着酒杯笑嘻嘻地问谢运,他的脸,因为几近半年的牢狱生活,变得异常苍白,脸颊瘦削,举着酒杯的手腕苍白孱弱。

谢运平常没喝过酒,也不知道这古代酒的度数,但心里又好奇,跃跃欲试想尝一尝,“给我少倒一点吧,我其实不太会喝酒。”

苏轼爽朗一笑,另外拿了个酒杯,给他倒了半杯。

谢运搬个小板凳,坐到桌子旁,端起酒杯浅浅饮了一口,只觉得口感辣辣的,酒精的味道直冲颅顶,他从没喝过白酒,第一口就被辣得表情失控。

苏轼笑道,“这酒比起你的荔枝酒是差多了,但冬天喝点酒暖和。”

谢运平复了下,端起剩下的酒一口灌了下去,顿觉热线般一股暖流直冲丹田,五脏六腑都热乎乎地在蠕动,全身都暖和起来。

苏轼一脸期待地看着谢运,“怎么样?还行吧?”

谢运嗓子眼里火辣辣的,整个鼻腔都是酒味,这感觉实在不怎么好,他龇牙咧嘴地点了点头,“嗯嗯,确实暖和了不少。”

苏轼拨了拨炭火,把酒壶放到炭火上加热,出神望着门外大雪。

谢运吃了几颗花生米,问道,“苏辙什么时候来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