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三国演义电视剧千里走单骑是哪一集 > 第26章(第1页)

第26章(第1页)

三顾茅庐的故事

有些学者怀疑刘备三顾茅庐的真实性。他们说,诸葛亮当年不过是一个&ldo;时人莫之许也&rdo;的农村青年,有什么资格让刘备三顾茅庐呢?他们认为是诸葛亮自己到处找工作,找到刘备这里来,自荐求职。古隆中旅游公司的总经理黄河清先生则反驳说,如果诸葛亮是为了找工作,就应该去找荆州牧刘表,而不是客居荆州的刘备。

我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听黄河清先生讲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与荆州牧刘表是连襟,从亲戚关系上讲,刘表也是诸葛亮的姨夫。黄河清先生因此问道:&ldo;诸葛亮那样有才华,找自己的姨夫套个近乎,当个别驾、郡守或者郡丞之类的官员,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犯得着去找时乖运蹇的刘备求职吗?&rdo;

《三国演义》记述说,刘备马跃檀溪之后,路过司马徽的水镜山庄,第一次听说人间有卧龙之才。司马徽问他:&ldo;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rdo;刘备回答说:&ldo;命途多蹇,所以至此。&rdo;司马徽说:&ldo;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rdo;刘备回答说:&ldo;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rdo;司马徽说:&ldo;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rdo;刘备感叹说:&ldo;备亦尝侧身以求山谷之遗贤,奈未遇其人何!&rdo;这时,司马徽便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人:&ldo;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rdo;卧龙,即是诸葛亮。凤雏,庞统也。

所谓经纶济世之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管理人才:1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中看清局势;2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周到缜密的策划能力;3善于选拔人才,并且能够与组织的运营流程有效地结合起来;4最终高绩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否则,即使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ldo;万人敌&rdo;,也不过是打乱仗而已。司马徽一番话,深深地刺痛了刘备的心思。

其后,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说:&ldo;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rdo;于是有刘备三顾茅庐。《三国志&iddot;蜀书&iddot;诸葛亮传》记载得清清楚楚:&ldo;凡三往,乃见。&rdo;尤其是这个&ldo;乃&rdo;字,说明刘备见到诸葛亮很不容易。&ldo;乃见&rdo;,这才见到了他。

见面以后,刘备屏退旁人,说:&ldo;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rdo;很坦诚地向诸葛亮表白了自己的心愿和困惑。

诸葛亮,字孔明。孔,通透也。孔明,犹透明也。透明者,亮也。或曰,孔明之意义,乃谓孔道以明。孔道,孔子之学也。然则诸葛亮果如其名其字,有孔道之明耶?但见他略一沉吟,从容地回答说:&ldo;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rdo;这一段论述,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规划之一。刘克勤先生有联语云:&ldo;非先生对策,庶乎玄德成流寇;无明主访贤,抑或孔明终野夫。&rdo;意思是说,如果没有隆中对,刘备很可能在半年以后曹操征讨荆州的战争中沦为流寇,而不会有天下之三分。如果说三顾茅庐让诸葛亮从山野走向了庙堂,那么隆中对也让刘备从倾覆走向了辉煌。

三顾茅庐以后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刘备与诸葛亮&ldo;情好日密&rdo;,关羽、张飞等人很不高兴,质问刘备说:&ldo;诸葛亮不过是一个农村青年,值得你这样喜爱吗?&rdo;刘备解释说:&ldo;我有孔明,就像鱼之有水。请你们不要说闲话,好不好?&rdo;关羽、张飞这才住了嘴。

复兴汉室的文化意义

裴松之评论说,当诸葛亮高吟于隆中之时,他的情操与志气,就已经决定了他的选择。倘若他北走中原,投身到曹操手下施展才能,即使陈群、司马懿也远不及他。而他选择刘备,是因为在汉朝大厦将倾的危险时刻,他打算辅佐一位豪杰,以兴微继绝、克复天下为己任的缘故。诸葛亮的伟大,就在于他像鹍鹏一样向往辽阔的天空,却不屑于谋求名利富贵。裴松之举例说,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朋友孟公威,在魏国官运亨通,既贵且达。

我们因此知道,刘备与诸葛亮之所以一拍即合,是因为他们都有复兴汉室的志向。也就是说,他们因为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可是,为什么要复兴汉室?复兴汉室于国于民有何好处?还有,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从管理学研究的角度上看,&ldo;刘备+诸葛亮&rdo;组合有着怎样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提出来予以解答的问题。三顾茅庐的历史性意义,就隐藏在这些问题的背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