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无医无药是成语吗 > 第64章 早朝上的争议(第1页)

第64章 早朝上的争议(第1页)

第二天,彻夜未眠的黄小禅,胡乱的穿戴好衣袍和乌纱帽,就提心吊胆的去上朝,一路边走边合计,那个太史李淳风说自己即将灾难临头,莫非,天师庙的事,皇上知道了?

睡了当今天子百般宠爱的杨妃,这,无疑是件掉脑袋的事,尽管是红杏出墙的杨妃主动攻击。

旭日东升,紫气东来,太和宫一片祥瑞。

今天上朝的文武百官最全,就连两个平时泡病号的两朝元老,也拄着拐棍上朝。

因为,太宗皇上,今天要找他们集体谈话,一个不能少,当然也包括他三品大员、实则奶油小医一枚黄小禅。

集体谈话,如今组织部门摆弄干部时才有的事儿,那时太宗就用上了。

那时例会跟如今的长桌会议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官员开会都是坐着,有茶有水,不禁烟时还有高档烟。那时的文武百官,都是站着,站得规规矩矩。

会议开始了,宦官甩着甩子开始点名,点完名,尉官开始在太和殿前走动,旨在检查文武百官的着装,那时的着装,更需要臣子们穿得一丝不苟,跟自己品级匹配的乌纱帽、官袍、玉带、足靴,样样都不能少。

而且在天子的眼皮底下,官员所分的三六九等的站位也不能差,官本位,官本位,叫你站哪,在朝中你就得规规矩矩的站哪,不得调换,若私自站错地方,那便是大讳,颇有居心“篡位”之嫌。

除了保护朝中安全的御林军,那时没有仪仗队,现在国家元首互访,都要检阅检阅刀切斧砍般的仪仗队。那时的皇上,天天上朝,天天都在检阅仪仗队,眼皮底下的文武百官,就是他的仪仗队,坐在至高无上的金銮殿之上,文武百官尽在眼底,哪个站得不规范,不恭敬,甚至哪个官员脸上有“反骨”,居高临下的皇上,都能一目了然。

金銮殿的上方,高高悬挂“德政天下”的牌匾,太宗皇帝一身龙袍,危襟正坐,气宇江山,锐刺九霄,满身黄光蟒片,飞金走银,光耀夺目。

天子身后,端庄宫女手执的两柄高高大大的“障扇”,宛如仙羽护驾,尊高昆仑,盖世乾坤,尽显帝王之位权倾朝野的巅峰尊贵。

太宗皇帝今天早朝的脸色不太好,一直阴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然突厥不仁,屡犯边境,天师庙杀我御军,侮我妃婢,大唐乾坤,天理何容?”

听了太宗的开场白,文武百官一下就明白了——出事了。

皇上是跟众臣通报突厥入侵事件,突厥人闯入天师庙,杀了三千御林军,又把恰好前去烧香求愿的皇妃羞辱,竟是这突厥人,若怒了大唐天子。

所以,皇上今天把文武百官一个不少的召集来,集体谈话,是征求一下众臣的意见,想兵伐突厥,这仗是打还是不打,要求文武百官人人都得表个态,按当今的说法就是,民主集中制,举手表决。

对这件事,太宗虽怒发冲冠,但身为一国之君,主万民沉浮,最忌感情用事,所以太宗皇帝采用了“广谏”之策,想先听听众臣的意见。

得知突厥来犯,朝廷开锅了,一派是以老臣房玄龄、魏征、杜如晦、李孝恭、长孙无忌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这些老臣,不支持发兵突厥。

他们的理由是,灭隋建唐以来,连年战争,百业颓废,民不聊生,贞观初年,时运渐兴,国家更如一匹驹马,体瘦力亏,尚待强壮,经不起战争。再说突厥进犯边境,从大隋时就接连不断的事,何必现在说打就打,现在只需巩固边防,扎紧篱笆,搁置争议,发展国力,以守代攻。

另一派,是以鄂公尉迟恭、卫公李靖、夔公刘弘基、郯公张公瑾等多名武将出身的支持派,他们都挺胸昂首,建议太宗速速起兵,兵伐突厥。理由是,小小突厥,竟敢以小犯大,越是纵忍,他们就会越嚣张。

就象黄河开了小口子,不去管它,不去速速治理,就会溃堤千里,泛滥成灾。待泛滥之水强大了,也就殃及我大唐江山安危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