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狄家将 > 第491章 明天理顺恭民意舍权谋此心光明(第1页)

第491章 明天理顺恭民意舍权谋此心光明(第1页)

在封建时代,传国玉玺代表的是正统性,法理,民心,民望。

不是说这东西本身有什么神奇的效果,而是说,这东西,其实就是乱世中诸侯斗争的标的物。每逢乱世,它就开始在竞争者手中流转,但最终的赢家只有一个,最终得到它、保住它的人,就是华夏之主。

可实际上这东西就是最大的障眼法。

有了它,会让人野心膨胀,不顾一切。

袁术就是个例子,袁术出身与汝阳袁家的豪门大族。是四世三公的背景,也就是说,袁术家前四代均有人担任三公的职位。三公是司徒、司空、司马。掌握着朝廷的工农兵三项大权,是朝廷核心权利机构的首脑,属于国家级干部。所以,袁术是官五代。

从身份上讲,袁术比袁绍更尊贵,他是嫡出,而袁绍是庶出,属于根红苗正的封建王朝的接班人。在袁术眼里,袁绍只是个袁家的家奴。从实力上讲,袁术称帝前,是各路诸侯中地盘儿最大,人才最多的诸侯。袁术的地盘儿跨越豫州,徐州,扬州3个州,共十二个郡。最北到陈郡,最南到会稽郡,西接江夏郡。而此时的袁只有冀州一地,而曹操也只有兖州地区外加一个天子。

袁术身边的文臣武将有几十人。其中有孙家两代人共五员将官,而且,还有未来三国兴起后,各国的副国级人物,不仅如此,还有黄巾军及黑山贼的残余势力,也支持袁术。而且,根据史书记载,仅孙坚为袁术得来的南阳郡一地,就有百万人口,这个数字可能有误,但几十万人口应该是有的。

所以,袁术的实力不容置疑,他是当时的老大。他具备称帝的物质基础。不过,人们常说物质精神两方面都要抓。现在说说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古人比较迷信是相信命运的。在东汉建立之初,有一句谶语被广泛流传,并被刘秀担心:“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代替汉朝的是涂高。谶语中“涂高”的“涂”通“途”当“道路”讲。袁术字公路,也有道路的意思,所以,袁术认为自己是有天子命的。再加上得到玉玺,袁术觉得这就是上天的旨意。他得到的不是玉玺,是通往龙椅的天梯。

按说他已经有了称帝的硬性条件,为何在得到代表着正统的玉玺后就迅速衰败呢?

因为玉玺放大的他的内心之恶,使其更加刚愎自用,袁术没有听从手下的建议,冒然称帝,他固执己见,手下都不支持他,名士也反对,他还执意称帝,结果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空前的孤立。袁术想要招名士来辅佐自己,却发现没有人理他,他的手下也对他很不满。

结果他最后被曹操打败后,精兵良将死于外,其他诸将如雷薄、刘勳等拥兵自重,不听袁术的号令,袁军粮草匮乏,士兵纷纷逃散。袁术之所以能割据一方,靠的就是他手下的谋士与将领。但是袁术却不顾手下的劝阻,执意称帝,导致袁术的手下对袁术很不满。

在袁术被曹操打败后,军队损失很大,袁术手下一些将领见袁术大势已去就不听号令,袁术陷入众叛亲离的局面。

再加上袁术没有大局观,没有度量,没有盟友相助,尽管吕布跟袁术之前有矛盾,但在曹操面前,两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唇亡齿寒,吕布若败,失去屏障的袁术必定难以久存,但袁术却没有看到这点,他不肯派兵救援吕布,坐视吕布覆灭。

结果吕布被灭,接下来就轮到他。袁术不仅缺乏政治智慧,更缺乏一个成大事者应有的胸怀与度量。比较一下,曹操对待曾反叛他的张绣,再看看袁术如何看待吕布,就不难得出结论。

曹操与张绣有很大的仇,他的儿子曹昂与爱将典韦都死于张绣之手,但是曹操为了大局,却能放下仇恨,接纳了张绣。

而袁术却做不到,因为吕布之前攻打过自己,袁术就不派救兵,坐视吕布被曹操消灭,结果使自己更加孤立。等袁术发现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时,已经太晚了,吕布已经被曹操消灭,孙策又与他划清界线,已经没有人能帮他了。

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是袁术在南阳横征暴敛,激起了广泛不满。

称帝后的袁术荒淫奢靡更胜过往,后宫妻妾多达数百人,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玉盘珍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手下的将士饥寒交泊,治下江淮地区十室九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九州春秋》中还曾记载过袁术后宫的一场宫斗戏,司隶冯方的女儿长得国色天香,避难于扬州时被袁术看上纳入后宫。袁术对于这位冯夫人宠爱有佳,而其他妻妾自然妒忌心爆棚,于是有人给冯氏说袁术喜欢看别人哭泣流泪,心情失落的样子。随后冯氏每次见到袁术就哭哭啼啼。眼见时机成熟,后宫妇人一同绞死了冯氏并将其挂在厕所房梁上,而袁术以为冯氏郁郁不得志而自尽,将其厚葬。

疯狂作死的袁术称帝后成为了出头鸟,当时虽然各路诸侯割据一方,但谁也不敢挑明了直接建国称帝,袁术势力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败后,走投无路的袁术投奔其部下雷薄、陈兰被拒反水,袁术只能北逃,准备去冀州投奔袁谭。一路上,手下纷纷开小差跑路,走到江亭时,天气炎热,躺在病床上袁术回顾过往不觉悲从中来,感叹自己沦落至此,随后翻落床下,吐血而亡。

他袁术自己以为自己有了传国玉玺他就有天命所归了,他的想法就是天意了,实则不然!

这低处的天意让他得罪了个便,所以他败了,亡了!

许贯忠这么一说,狄泉恍然大悟,自己确实,在看到了传国玉玺的时候,有些恍惚。

他确实认为自己有了玉玺就能少奋斗好多年了。

但是,他忘了,忘了朱元璋的谋士朱升对其的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同样的话许贯忠也和他说过,而这件事情他自己也知道。

但是他忘了,所以,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有通知许贯忠,没有通知其他人,只想知道这东西是真是假。

然而,知道真假以后了呢?

狄泉就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干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他大概率会接受条件,拿走这些宝物,拿走传国玉玺,继而和奸臣媾和。

可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又和宋徽宗,和他所痛恨的那些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