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好是好,相貌是无话可说,只是……”
刘氏及时打断她的话:“我不介意,我们不介意。”
她透过屋门,看着许芙蓉带着弟弟妹妹,还有白家表侄子和表侄女,在院子里逗小憨憨追着玩。
她又说:“也不是说养儿防老,只是想让她们姐妹几个以后还有个娘家,过年过节可以回来看看。”
许阿娇看她笑得不似作假,眼里有了不一样的光,自己心情也好了一些。
“只是我那阿弟还是那样混,前院那老虔婆收了二两银子还不够,还妄想四十两,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那混蛋也是,八月十六丢下媳妇孩子,送人家去赶考。他不是还有亲哥吗?再不成就花钱雇辆车去,不舍得花钱就等有宝送贤哥儿去时顺带着他去。”
“等他回来,我替你骂他,大姐的话,他多少还是能听一些的。你也是,跟他说不通的,别像从前那样憋着,委屈了自己,伤了自个儿身子。”
刘氏点头,脸上的笑容更甚,心满意足说道:“大姐,我现在不委屈,几个孩子这般懂事,我觉得很满足了。”
许阿娇信了她的话,也不再纠结这件事。
她忍不住跟刘氏提起了她的心头大患:小儿子的亲事。
“弟妹啊,我也委屈啊,你看看我家那小子,今年三月就满十七了,他阿爹和他大哥十七岁时,孩子都会叫阿爹阿娘了,可是他……”
白家祖上逃难到上林村,后来官府开恩,以及上林村村民淳朴,让白家在在上林村落了户。
上百年过去了,白家人丁兴旺,白家子孙后代大多勤劳能干,渐渐地,白家成了上林村的一个大族,占了上林村一半的人数。
姑父白老大是上林村的村长,祖上的田产分到他手上还有近三十亩水田和十几亩的旱地。
他的三个儿子个个是种地的能手,靠着勤快的性子、几把力气和一头大黑牛,愣是把田和地都收拾得妥妥当当。
白大林已经娶妻生了一个六岁的儿子白云山,白二林成了亲,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白秀儿。
唯独小儿子白三进十七岁,还没有着落。
他的婚姻大事成了许阿娇的心头大患。
许阿娇原本想着自家条件可以,小儿子也是个靠谱的人,若是能从阿弟家娶个侄女过来做儿媳妇,那可就皆大欢喜了。
可是小儿子听了却一脸见鬼的表情,说:“阿娘想让我娶哪个表妹?”
许阿娇知道儿子又说过话,但还是说:“自然是芙蓉,她小你五岁,差得也不算多。”
白三林直接炸毛:“五岁还不多?我还给她换过尿布,擦过屁股呢。我怎么能娶她呢?”
不管许阿娇怎么劝说,他死活不同意,最后他还威胁说:“阿娘要是一定让我娶芙蓉表妹,我就离家入伍去。”
许阿娇虽然儿子不少,可是听说小儿子为了不娶自己娘家侄女要去入伍也是吓着了。
入伍是能自愿去的吗?
世道不好的时候,遇上官府征兵役,多少人不愿意去,为了不去宁可花光积蓄,甚至卖田或介绍都要躲开的事儿。
谁人不知入伍就等于上战场,上战场就等于没了半条命?
百人去了能回来的不过十人,能全须全尾回来的不过一二人。
她怎么能允许她去那个地方!
于是许阿娇再不敢当着小儿子白三林的面说让他娶芙蓉表妹了。